内容管理|投诉        

再吹集结号:募师七百行善举 支教六载献爱心

2012-03-01  来源:深圳商报  【字号:  

  一支不可或缺的教育生力军

  “每次给井冈山的20人支教名额不够分呀,这次能不能多选派一些支教志愿者?”

  今年初,第十二批“募师支教”行动刚刚启动,主办方就收到江西井冈山市教育局的“求援”信息。

  “募师支教”启动6年来,在山区、老区和边远地区广受欢迎。“募师支教”弥补了当地师资力量的不足,志愿者在各地十分抢手。“因为没有这支生力军,有些学校的课程都无法安排。”

  井冈山市领导说,“我们的学校太缺乏师资,深圳‘募师支教’行动给井冈山的教育带来一场及时雨”。

  不只是井冈山,在山区、老区和边远地区,“募师支教”广受欢迎,支教志愿者都成为山区学校“争抢”的对象。

  “为什么分给我们的支教名额比马山少两个?”深圳“募师支教”行动选派的20名大学生志愿者刚到广西时,受到隆安县和马山县教育部门“争抢”。经过一番协商,最终以“马山县让给隆安县2个名额”化解隆安县的“不满”。

  在贵州大方县达溪镇,15名志愿者结束支教时,闻讯而至的乡亲和学生们挤在老师宿舍,万般挽留。达溪镇政府专门致信深圳市关爱办,恳请延长支教时间。

  “‘募师支教’把民间捐助资金用在志愿者身上,志愿者又将爱心和知识传递给山区的孩子,这种支教新形式有利于缓解山区师资紧缺的窘境。‘募师支教’的意义远远超过建一批希望小学!”一位长期研究希望工程的学者如此评价说。

  一股吹拂山区的教育新风

  “募师支教”所到之处,不仅弥补当地师资力量的不足,更给乡村学校带去新的教育理念和教学方法,推动了当地教育改革和教学质量提升。

  首批“募师支教”志愿者李樱樱一到湖南塔山瑶乡,就成为改变“历史”的人。她不仅是学校唯一的一名女教师,而且也是该校第一个大学本科毕业的英语老师。

  她在塔山瑶族中学倡导了一场教学改革,课堂采取互动式教学。每次英语课上,都会教孩子们做游戏。在游戏中学英语,活泼新鲜的教学方式一下子吸引住了山里孩子。

  去年9月,毕业于澳大利亚新南威尔士大学的80后“女海归”成清晓,参加第十一批“募师支教”行动,远赴广西百色乐业县新化中学支教。

  成清晓担任了初二和初三年级的英语老师。结合多年留学经历中学到的东西,成清晓特别注意把课外知识融入到课堂教学中,让孩子们在分享和快乐中学习英语,收效甚佳。

  成清晓的教学方式深受学生们的欢迎和学校的肯定。学校特地安排她在全校上公开课,让当地老师观摩学习她新颖的英语课堂教学。

  在甘肃陇南康县迷坝附中,志愿者在大山里举办了第一个画展,山里孩子们第一次在画布上欢快地画画涂鸦,描绘出他们心中的五彩梦想;

  在青藏高原的马海哈萨克民族学校,志愿者为当地孩子们开讲了第一堂普通话课;而在贵州毕节大方县最偏远的大水乡鞍山小学,志愿者让山里孩子第一次拥有了运动场、图书室、音乐室等……

  “募师支教”,给山区教育带去了一股清新空气,给大山里的孩子们带去了外面精彩的世界,赢得广泛赞誉。

  第十二批“募师支教”出发前夕,湖南隆回县委县政府派员专程来深,向深圳市关爱办、深圳商报社等赠送锦旗,感谢“募师支教”行动多年来对该县乡村教育的大力支持。隆回县教育局局长彭和生动情地说,“‘募师支教’志愿者带给孩子们知识和爱心,带来了许多新观念、新理念。志愿者们的付出将使山里孩子一生受益!”

  “募师支教”活动的足迹,遍及湖南、贵州、四川、江西、河南、陕西、甘肃、广东、西藏、新疆、广西、青海等十多个省、自治区,遍及180多所乡村学校,惠及山区学生达6万多人。

  6年全方位深入报道“募师支教”,并全程参与策划、招募与组织实施

编辑:ang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