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容管理|投诉        

智慧谷,诠释公益基地打造新模式

2012-02-20  来源:晶报  【字号:  

  位于深圳东部坪山新区的金龟村是个着四百年历史的客家古村落。2011年下半年,金龟社区金龟智慧谷在此成立。2011年11月,亚洲智慧女性联合会、广东省社科院公众参与和社会发展中心、好人好事TFC、全球客属宗亲会等多家机构在此挂牌设立基地。目前发展中的金龟智慧谷,已成为了深圳公益人的又一聚合地。他们在此开设各种公益主题的研修班、进行户外沙龙并在智慧谷周边不定期进行环保和亲子等亲近自然的公益活动。

  在过去半年多的时间里,智慧谷的运营、发展情况如何?公益机构在入驻智慧谷的过程中遇到了怎样的问题,如何来寻求解决方式?就此,记者走访了多家相关机构,对话相关人士,与他们共同探讨如何以运用公众的力量来打造多方共赢的公益基地。

  □热事回顾

  1 多个NGO机构挂牌坪山

  2011年11月6日,卡乐咪(S&S)国际儿童俱乐部、全球客属宗亲会坪山会馆、亚洲智慧女性联合会、广东省社科院公众参与和社会发展中心智联基地、好人好事教育资源中心与教师培训基地、后院读书会坪山阅读基地等10家机构在坪山新区金龟智慧谷进行挂牌仪式,当天下午还开办了传统文化公益课程。据悉,金龟智慧谷在自然环境和政府环境中,形成了很好的公益氛围,服务领域涉及:养老,文化传播,教育,环保,公众参与等方面。

  2 北京大学在智慧谷设基地

  2011年10月下旬,“金龟智慧再生——生态线内村庄更新发展利用示范设计营”启动暨北京大学综合实践基地挂牌仪式,在坪山新区金龟社区举行。近40北大景观设计学研究院的师生,参与了“金龟智慧再生——生态线内村庄更新发展利用示范设计营”活动。

  北京大学景观设计学研究院副院长李迪华教授表示,金龟村自然和文化遗产资源丰富,人与自然和谐相处,创造了异常丰富的乡土文化。

  据悉,北大景观设计学研究院的师生们将在金龟村进行为期一年的景观设计实践教学,运用先进的景观设计理念,整合生态资源,探索人与自然的和谐关系、生活和历史资源的延续,打造一个“活的艺术展场,活的生活展场”。

  集公众之力打造集智文化创新平台

  2012年是金龟智慧谷开局之年。日前,记者走访了负责智慧谷规划和运营的深圳公众力公司,机构负责人范军向记者介绍了金龟村智慧谷的规划和目前的发展情况。

  金龟智慧谷位于坪山新区金龟社区,项目规划占地65000平米,建面38000平米,共有2个客家风情古村落群和3个工业厂房区域,将创新性打造一个集智文化创新平台,融合自然山水、客家民居、超级智库、全球非遗、国学经典、低碳环保、生物多样性、都市农场等综合元素,发挥在产业聚变、生态保护、观光休闲、文化传承、社会建设等方面的特殊功能,以智慧产业为契机,带动知识经济、创意经济、艺术经济向坪山乃至深圳与全国进行智慧输出。智慧谷包含了社会新硅谷、爱心小超市、民间智库群、创新士多店、金龟氧脑院、陶泥工益坊、原生创艺团、非遗传习所、大地艺术园、土法生产队般若自读社、竹林诗友会、电子读书院、大自然学校、森林禅心园等功能版块。

  金龟智慧谷最吸引人眼球的是,它并没有采取收购土地的模式,而是租下金龟社区2万平方米的闲置厂房和近8000平方米面积的民居,依托现有的厂房、民居,发展低碳节能的智慧创意产业,对金龟社区的自然生态不作任何的改变和破坏。

  “智慧谷目前已经对厂房和民居外部环境进行了较大部分的清理和美化工作,清除了大量的垃圾和杂物,对空间秩序进行了规划梳理,对水系进行了合理的利用,种植了大量的各类植物,环境整治成果还不错。规划设计方面进行了园区空间整体设计和功能布局规划,对房屋的改造提出了极具前沿的改造方式。如雨水收集利用、沼气处理和厨余分类、清洁能源和节能系统、光导采光、环保再生建材集中使用等,致力打造‘零碳’、‘生态’、‘创意’、‘智慧’示范体验区。我们正着手建立集智创新平台、非遗传承平台、公共艺术平台、新技术交易平台和公共智库平台。”

  记者调查

  多方博弈和融合需要智慧和时间

  虽然在政府资源和天然资源上,金龟村智慧谷有着与生俱来的种种优势。但记者在和多方对话的过程中也发现了,智慧谷还存在各种问题,运营方、入驻机构、公益界也在发挥各自的能动性,视图尽快解决这些问题,让智慧谷成为更适合深圳公益界聚集、交流、自我成长的基地。

  关于智慧谷今后的发展,范军表示自然资源和政府资源的优势,让智慧谷有了变成创新产业基地的前提。但如“公众力”本身的含义:智慧谷的明天需要大家的共同创造和努力。公益机构的进驻为智慧谷的发展提供了一股重要的力量。他有信心通过一段时间的雕琢,智慧谷可以成为深圳的“公益基地”,公益机构可以利用这里得天独厚的天然条件,畅快地聚集、交流、自我成长,甚至邀请其他地区和国家的公益人一起来智慧谷感受人与自然的和谐相处。“把智慧谷这个项目做好,本身就是一种很好的公益。金龟这个客家小村落在我们到了之前是处于半睡眠状态的,我们希望用新生的力量唤醒它,让原住民能和我们这些外来的人一起共处生活。”

  “要搭建一个如此庞大的平台,作为规划和运营方,我们要考虑的问题很多。如何更好更有效地跟当地政府沟通,取得我们需要的资源?如何树立智慧谷独有的文化品牌,吸引有影响力的机构和人士?如何在不影响原住民生活方式的同时,发挥青山绿水的吸引力开放旅游资源?这一切都需要多方博弈和融合。现在,我们拥有的资源,需要智慧和时间来沉淀和运用。”

  集合各种社会力量共同建设

  2011年11月6日,在多家NGO机构挂牌金龟智慧谷的仪式上,冯锦平曾向记者表示:“金龟智慧谷文化创意园是金龟社区经济转型发展的一个试点,将结合传统民居和田园景观,致力于将该园区打造成一个集文化传承、生态保护、观光休闲等功能于一体的创意产业园区,充分利用优美的生态环境,寻求生态最优化、效益最大化、发展长远化的最佳发展之路。“

  挂牌仪式当天的致辞中,有关负责人也表示:从目前智慧谷发展的情况来看,效果还是明显的,这也证明新区大力支持文化产业发展的态度是坚决的,是不遗余力的,这种态度与这种决心在今后也不会变。

  好人好事于去年作为首批机构入驻智慧谷,打算把园区作为我们的金龟学园,以后为来自全国各地的老师和专家提供研修、交流、休闲的综合基地。总干事范志明告诉记者:“智慧谷的设立和发展,在某种意义上透露了公益动态的趋势,创新优势在现代公益尤其重要。

  智慧谷是多方面参与的一个项目,它的打造过程也是公益机构、民间智慧人士一起磨合、探讨、进步的写照。智慧谷的明天,应该是集合生态、绿色、旅游、民俗、公益、创新等元素的。我们不需要更多的“丽江”、更多的“乌镇”,旅游是可以给一个地方带来经济增长,但随着产生的问题也是不可避免的。一种新的产物,它有无限种可能性,但前提必须是多方受益的。原住民除了物质收获之外,应该还能从这些外来的进驻机构里面学到他们所需要的东西,创新机构、公益机构的风貌能影响这些人,他们可以享受NGO提供的服务。这个客家小村落保存得比较完好,在建筑、自然、民俗上也有非常多值得我们学习的地方。智慧谷是在不破坏村落原有规划的情况下进行改造的,这本身就是我们的一种诚意,希望大家是共融的、和谐的。集合各种社会力量来进行共同建设,这是非常有生命里的组合模式,它的社会价值和文化带动可能远大于经济价值。”

  专家解读

  ○更倾向于把金龟村看做一种尝试

  迄今,我到金龟村考察了三次,每次都和当地村干部、原住民有交流。评价一个项目的好坏,开发商、专家的意见,都没有在地居民的重要。对于智慧谷目前的开发、规划和运营,村民的满意度较高。

  我们认为,没有一种土地是只具有单一的功能的。用于生态的土地,在维护其原有价值的同时,也要充分考虑综合用途,综合研究如何利用它来解决社会以及民生的问题。在我所了解,公众力对智慧谷的规划和开发,都比较中肯、合理、人性,也比较全面考量了人与自然的关系,符合原住民的利益,也符合深圳未来的发展趋势,是有远见的。目前我还不能说智慧谷这是一个好还是不好的项目,我更倾向于把它看做一种尝试。

  李迪华(北京大学景观设计学研究院副院长)

  各方声音

  ○“田园式城市”往往注重

  “风土”但不可忽略“人情”

  智慧谷的规划和开放,首要是尊重当地村民的生活方式,尽量不要打破他们原有的生活。特别是不能破坏原有建筑的肌理效果,也要留取一些符合当地习俗的建筑特征。建筑是可以传达感情和信息的,作为一股新进入的力量,我们在加入新元素的同时,“整新留旧”很重要。

  人与人的接触本身就是文化的体现,现代所谓的“田园式城市”往往注重“风土”而忽略了“人情”,其实人才是一个地方最宝贵的财富。智慧谷建设和发展过程中,新老的文化之间肯定会有交汇,大家可能会被彼此所吸引,觉得新鲜,但底层的文化可能更多是相互的抵触和碰撞,这就需要运营机构进行平衡和疏导,做到从根本上消除这些障碍,大家共存共促。

  陈小斗(华南理工大学岭南环境艺术设计研究生主任)

  ○为公益人“抱团”提供基地

  2011年6月,粉红丝带关爱中国行公益项目“粉红午后时光”关爱公众健康教育文化园落户深圳市梧桐山艺术小镇。这让我觉得“粉红丝带”有了自己的地盘,能更好的为公众服务了。但半年多过去,我明显觉得“聚合”效应不够,每次我要与公益伙伴专程去文化园,能见到的都只是我们两栋“孤独”的房子和几个志愿者。

  智慧谷在这方面明显比我们有优势,人气是公益很重要的元素。智慧谷聚合了这么多机构,公益人“抱团”,大家能互相沟通、学习,公益伙伴互相扶持帮助,志愿者也可以共享。如果智慧谷可以变成“公益聚散地”,那将是深圳公益界的一大喜事。

  李苏(中华粉红丝带乳腺关爱中心理事长)

  ○如果太强调某种文化,会削弱包容性

  过年之前,我去了一趟智慧谷,感觉客家风味很重。我个人是比较喜欢建筑文化的,所以比较注重古建筑保护的问题。智慧谷的格局仍保留了客俗文化,但运营机构把部分外墙都刷上了“二十四孝图”。我并不赞同这个行为。“二十四孝”图本身可能是一种教化的工具,但此举破坏了原有的建筑肌理。

  另外,我看到智慧谷门口树立了一座很大的孔子石像。作为一个开放性的创新平台,它是要迎接来自社会各界、有各种文化背景的人,如果太强调某种文化,可能会无形中拒绝了一些人群。深圳本身就是由来自五湖四海的人组成,大家带着各种的文化、价值观、品味来到这里,包容性很重要。运营机构重在宏观,要平衡好各种关系和风格。

  如果从休闲、生态角度来说,智慧谷倒是一个深圳人的“后花园”。它吸引的也许更多是深圳人,而不是外地慕名而来的游客,所以在这一点上也可以做相应的准备和规划。深圳的生活节奏快,大家都希望能找个地方“躲”起来休闲。如果智慧谷在提供休闲的同时也能让我们为公益做点事情,这种做法也是不错的。可能多组织生态、亲子、环保类的公益活动。白小刺(摄影人)

  ○交通问题可能是

  智慧谷发展一大瓶颈

  2012年1月,公益伙伴带我实地考察了金龟村,也体验了智慧谷的生态环境。这些在香港是非常罕见的天然条件。青山,小溪,还有一片片菜地。环保类、亲子类、常识类的公益项目都能在这里很好的开展。而且还有那么多的机构的聚集效应,我能感觉到智慧谷涌动着智慧、创新、公众、开化的精神。

  但我担心交通问题会是智慧谷发展的一大瓶颈。金龟村离市区比较远,这是没有办法改变的硬件。目前,高速公路非常通畅,但公共交通不是很便捷。公益伙伴给的交通方案已经很合理了,但还是要从市区做一个来小时的地铁到荷坳站,然后转45分钟公交车,而且直达公交就只有一条线路的巴士。巴士晚上收工时间也比较早,如果到智慧谷参与活动,恐怕在时间上也会受到限制。

  夏女士(香港青年创业家联盟主席)

编辑:ang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