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列表

我市多渠道扶助残疾人就业创业

2017-05-25  来源:深圳特区报  【字号:  

民办公益机构深圳市爱心美术职业培训学校,十几年来培养了百余位残疾学生。

▲市残联和非遗生活签订了支持残疾人事业发展帮扶框架协议,培养残疾人成为非遗文化传承人。

深圳“天使”餐厅的扶助残疾人就业的公益模式已经复制到其他城市。

 

深圳每年都会在“全国助残日”期间举办大型的残疾人就业招聘会。

“十三五”时期是我国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决胜阶段。“没有残疾人的小康,就不是真正意义上的全面小康”,残疾人作为社会公民的重要组成部分,将与全国人民一道全面迈进小康社会。

就业乃民生之本,促进残疾人就业,是残疾人实现小康生活的最有效、最根本的途径。

如何更有效地帮助残疾人“平等、参与、共享”,更好地融入社会生活?“天生禀赋,各有所长,携手共建全面小康”。“十三五”期间,我市将不断加强残疾人就业服务和职业培训,进一步完善残疾人就业服务政策体系,为残疾人提供更精准专业的服务,多渠道扶持残疾人自主创业和灵活就业。

“多元化”拓宽就业渠道

5月24日,深圳市残疾人联合会、深圳市人力资源与社会保障局联合举办2017年“就业助残”招聘大会在市劳动就业大厦主会场,宝安区、龙岗区、福田区三个分会场同步举行,用人单位和残疾人免费入场。招聘会上,全市共有177家企业为残疾人提供373个岗位,拟招聘人数1269人,有355名残疾人与用人单位达成就业意向。

“就业助残”招聘大会是每年我市全国助残日活动的重头戏之一,也是我市落实《残疾人就业促进“十三五”实施方案》,做好残疾人就业服务的重要举措之一。

今年32岁的肢体残疾人阿翔,一大早冒着大雨就来到市劳动就业大厦,他打算找一份软件工程师的工作。“我的第一份工作是做普工,结婚后就开始在路边摆摊,但摆摊的收入也不高。我就在家待了两年,学习编程等技能。”阿翔说,他在招聘现场看到多个工程师的岗位,他都投出简历,希望可以凭借自己的技能找一份满意的工作。和阿翔一样,现场多名残疾人通过学习,就业技能也更加多元。

在“就业助残”招聘大会主会场,今年共有80家用人单位提供了186个工作岗位,招聘岗位除了普工、文员、服务员等传统岗位外,还有手语表情设计师、聋人文案策划、软件工程师等多元化的招聘岗位,吸引了约400名残疾人前来应聘,包括元平特殊教育学校约30名应届毕业生。

近年来,我市多渠道拓宽残疾人就业渠道,通过各种培训,残疾人就业技能提升,就业的范围也更多元化。

“智能化”搭建精准就业平台

近年来,在政府的高度重视和有关部门的大力支持上,为促进残疾人就业我市陆续出台了一系列重要文件,如《深圳市残疾人特殊困难救助办法》、《深圳市扶持残疾人就业办法》、《深圳市残疾人辅助性就业服务办法》等。目前,我市符合条件的残疾人可享有生活津贴、重度残疾人护理补贴、职业培训补贴、考取证书奖励、竞赛获奖奖励、在岗就业补贴、自主创业启动资金扶持及场租补贴等十余项政策扶持,这些顶层设计为残疾人就业提供了制度性保障。

深圳市残疾人综合服务中心通过组织招聘、开发岗位、技能培训、能力评估和职业指导等系统化就业援助服务,大力促进残疾人上岗就业。截至目前,深圳共有6798名残疾人实现就业。残疾人就业率居全国残疾人就业前茅,残疾人多种形式就业成果显著。

但是,随着经济运行趋缓,淘汰过剩产能带来的劳动密集型就业岗位锐减,残疾人就业层次整体水平不高,稳定性较差,岗位晋升空间窄,精神和智力残疾人就业率偏低,就业服务需求还未实现满足,残疾人就业形势不容乐观。

“十三五”期间,市残联“以需求为导向”推进残疾人就业。作为残疾人枢纽型综合服务机构,深圳市残疾人综合服务中心在标准制定、评估转介、资源整合、项目示范、检查考评及平台建设等方面发挥枢纽作用。“十三五”期间,该中心创新服务理念,由被动服务向主动服务转变,由原来的“坐诊”向“出诊”、“巡诊”转变,由传统服务方式向“互联网+”服务方式转变,为残疾人提供更为精准的职业培训和岗位匹配,拓宽就业创业渠道,提升残疾人的幸福指数。

今年,深圳市残疾人综合服务中心将引入权威科研机构合作开展残疾人就业及培训需求调研,摸清全市残疾人就业基础信息,全面掌握残疾人及用人单位需求特征。

打造“智慧残联”,发展“智慧服务”。深圳市残疾人综合服务中心将对掌握的数据进行分析应用,探索构建个性、精准、有效的残疾人服务工作链条和流程,推动建设基于“大数据”的残疾人就业智慧决策系统。如,搭建“残疾人网上就业大厅”,成为残疾人服务需求和用人单位岗位需求的发布和配对平台。中心将根据用工需求,为残疾人进行就业能力的测评,以及个性化的就业培训,以便更好地促成岗位的匹配。培训的手段也将智能化,将有望引入VR等高科技的手段,让残疾人技能培训更加精准,更快适合岗位需求。

“个性化”探索支持性就业

在深圳有一家被公认为“最安静”的餐厅,在这里点餐不需要言语,通过手势甚至一个眼神,柜台后的服务人员就能准确地捕捉到顾客的需要。这里是罗湖书城一楼的肯德基金山餐厅,也是全国第一家肯德基“天使”餐厅。这家餐厅30名全职员工中有20名为残疾人士,绝大部分为听障人士,他们被顾客亲切地称为“天使”。

提供一个平等就业的机会和平台,让残障人士通过自身努力实现自我价值,更加独立自然地融入社会正是百胜餐饮(深圳)有限公司设立肯德基“天使”餐厅的初衷。2012年,全国首家肯德基“天使”餐厅在罗湖书城首层应运而生。不仅了解到残疾人士有就业需求,还了解到残疾人士也有着与普通人一样展现自我的需求,他们需要与普通人一样的生活,渴望被认同和实现自我价值。

在这里,“天使”员工享有同工同酬的平等就业条件和公平竞争晋升通道,他们在这个自在的平台中用心工作,发挥所长,真正融入社会成为最想成为的“自在普通人”。

为了方便残障人士日常工作,“天使”餐厅的很多设备进行了改造,如炸锅时间提醒由蜂鸣改造为闪烁和蜂鸣双提醒;在总配区加装了电子吊屏,将前台顾客的点餐内容可视化,用视觉提醒弥补了残障人士听力上的不足。餐厅还根据每名“天使”员工的实际状况及特点,为其设计了专门的培训方式。

2016年,深圳第二家“天使”餐厅在福田区福民路开业,目前已有9名“天使员工”。这一创新的公益模式已经走出深圳,“复制”到全国多个城市的肯德基餐厅,为更多残障人士提供了平等就业、实现自我价值的机会和平台。

在新形势、新常态下,深圳市残联创新举措,探索推进残疾人支持性就业模式,鼓励、培育和扶持了一批用人机构开发事宜的就业岗位,促进智力、听力、精神等就业困难残疾人上岗就业,涌现了如深圳市百胜“天使”餐厅听力言语残疾人就业、深圳市喜憨儿洗车中心智力类残疾人就业、自闭症残疾人艺术人才培育等新兴的残疾人支持性就业模式。

“十三五”期间,政府鼓励社会力量兴办残疾人辅助性就业机构,支持开发符合残疾人特点的辅助性就业岗位,将制定残疾人支持性就业促进政策,推广智力、精神和重度肢体残疾人支持性就业模式,培养支持性就业辅导员队伍。

“特色化”挖掘培育残疾专才

在深圳,有一家名为深圳市爱心美术职业培训学校的民办公益机构。在这里,听障、自闭症青少年通过绘画看到了人生曼妙的风景,用画笔描绘属于自己的未来。

创办这所学校的是一位来自贫困农村的美术教师,他叫吴瑞周。十几年来,他历经坎坷,只为最初的梦想:穷尽一生精力建爱心学校,穷尽一身技艺培训残障人士。

蔡志城是一位聋哑人,2000年,母亲领着他来到吴老师的画室,开始学习画画。蔡志城乐观勤奋,双耳听不见不但没有阻碍绘画学习反而赋予他强于常人的专注力与领悟力。2013年与2016年蔡志城荣获“深圳市首届绘画职业技能竞赛”二等奖与一等奖,2016年荣获深圳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深圳市技术能手”,成为绘画工种的5名获奖人员之一。

自闭症学生张思洋,大型钢笔画作品《中国·深圳》刊登于深圳职康季刊封面,该作品复制品曾被作为礼物赠予国外城市的市长。

“坚持特殊美术职教,培养特殊技能人才,创造平等就业机会”,是这家爱心学校办学宗旨,目的是让爱好艺术的特殊学子掌握专业的美术基础、技法与创作思维,成为艺术市场发展所需的绘画人才,搭建一个以油画专业为主,陶艺、盆景艺术、水彩、书画等课程为辅的多元化学习平台,并最终形成集职业培训、实习、就业于一体的多功能基地,为特殊学子开辟谋生之道,实现育残成才,推动深圳文化与公益事业发展。十几年来,这家学校培养了百余位残疾学生。

创新培训形式,拓展培训模式,开发特殊人力资源,积极挖掘培育残疾专才。职业技能培训是提高残疾人岗位能力,提升残疾人岗位竞争力,促进残疾人就业的最有效途径。2016年,深圳市共实名制培训了1412名残疾人,与人社部门联合举办第六届深圳市残疾人职业技能竞赛,通过竞赛选拔出21名获奖选手作为省级竞赛、全国竞赛的筹备人才。

近年来,市残联通过组织各项残疾职业技能培训,发掘培育了如黄训奇(富士康科技集团研发主管)、卢星(博彦科技有限公司软件工程师)和洪智杰(广东省残疾人职业技能竞赛动画绘制第一名)等一大批残疾人岗位能手和高层次人才,他们都在各自岗位上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实现了人生价值。

“市场化”孵化残疾人“创客新空间”

帮助残疾人就业,在“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时代背景下,深圳也积极扶持和鼓励残疾人创业。

在第十三届文博会上,市残联和深圳非遗生活文化产业有限公司签订了支持残疾人事业发展帮扶框架协议。据悉,双方将为残疾人搭建技能培训平台,助力残疾人实现就业,并培养残疾人成为非遗文化传承人。

市残联理事长侯伊莎介绍,非遗生活生产的产品将时尚与传统、艺术和生活相结合,产品具有广阔的市场。残疾人群体岗位忠诚度高,且专注力强,具有传承非遗技术的条件。接下来,市残联将与深圳非遗生活文产公司合作,从街道职康中心、深圳元平特殊教育学校等遴选残疾人,通过开展技能培训班,让残疾人实现就业创业,并培养残疾人成为非遗传承人。此外,市残联还将进一步打造残疾人手工艺品销售平台,在非遗传承这项美的事业中持续注入爱的力量。

据悉,这也是市残疾人综合服务中心“创客新空间”首个孵化的项目。非遗生活品牌创始人魏素莹表示,非遗传统手工技艺与残疾人的技能培训相结合,既可以促进残疾人就业,也能扩大非遗的社会影响,促进非遗传承保护,可以说是一举数得的公益事业。接下来,将广为动员有合作关系的300多位代表性传承人,精心筛选非遗项目,精心打造理论与实操相结合的精品培训课程,不遗余力做好残疾人技能培训。

据悉,截至2016年底,我市已建立4个区级残疾人创业孵化基地共扶持8个孵化项目;24家企业参加行动,共安置202名残疾人就业,带动29名残疾人创业。随着技术迭代,“互联网+”成为了“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新载体,深圳市残联将运用这一载体,为残疾人自主创业拓展更大空间,“十三五”期间重点依托深圳市残疾人综合服务中心和民爱中心,推进残疾人“创客新空间”建设,建成孵化发展残疾人服务机构、培育发展有潜力的残疾人“创客”、吸纳和配置社会各界各类资源的创新创业园区,创建研发、制造、体验、销售残疾人产品的网上网下公益性平台。同时,残联着手推动建设和联合康复辅助器具产业园区(重度残疾人托养机构),发展残疾人农疗、工疗、体疗、娱疗、心疗服务业,加强区级创业孵化基地建设,整合政府及社会创业孵化平台资源,形成残疾人创新创业的服务网络。(陈聪 陈卓 文/图)

相关链接

我市残疾人就业政策摘录

残疾人就业服务与援助方面

《深圳市扶持残疾人就业办法》(深残发(2011)8号)对于本市户籍残疾人就业给予以下扶持:

第八条 用人单位招用经认定的就业困难残疾人,并与其签订一年以上劳动合同且在岗工作的,由区残疾人劳动就业服务机构按《关于用人单位招用就业困难人员及申请补贴和奖励有关事项的通知》(深劳社规[2009]10号)规定给予补贴和奖励:(一)给予在岗残疾人岗位补贴;(二)给予用人单位社保补贴和奖励。对分散按比例安排残疾人就业的用人单位,按超比例安排的就业困难残疾人数,给予社会保险补贴和奖励;对集中安置残疾人就业的用人单位,给予社会保险补贴和奖励。

第十一条 对分散按比例就业、集中安置就业、自主创业、灵活就业等在岗的残疾人,按照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门公布的当年最低缴交社会保险费标准,给予养老保险和医疗保险补贴。已享受第八条规定的补贴和奖励的,不再给予养老保险和医疗保险补贴。

残疾人自主创业

根据《深圳市扶持残疾人就业办法》第十四条、第十五条、第十六条对本市户籍残疾人在本市进行自主创业给予扶持,具体如下:

第十四条 残疾人在自主创业三年内可向户口所在地的区残疾人联合会提出一次性创业启动资金申请。对由1至2名残疾人自主经营的个体工商户、企业、民办非企业,给予2万元的启动资金扶持;对由3名及以上的残疾人集体开办且参与经营的企业、民办非企业,给予3万元的启动资金扶持。残疾人自主创业超过三年的或已享受启动资金扶持的,不得申请或重复申请启动资金扶持。

第十五条 对自主创业租赁场地并属于正常经营的残疾人给予场地租金补贴,场地租金补贴标准为《深圳市自主创业补贴办法》(深人社规[2009]3号)规定的数额上浮30%。场地租金低于补贴限额的,按实际租金给予补贴。补贴期限不超过3年。

第十六条 鼓励和支持残疾人自主创业,对自主创业的残疾人给予税费补贴、首次创业补贴以及创造就业岗位奖励,补贴和奖励标准参照《深圳市自主创业补贴办法》(深人社规[2009]3号)执行。对已享受自主创业启动资金扶持的残疾人,不得重复申请首次创业补贴。

残疾人辅助性就业

《深圳市残疾人辅助性就业服务办法》(深残发(2013)63号)鼓励、扶持残疾人辅助性就业:

第九条 鼓励、扶持残疾人辅助性就业。给予辅助性就业残疾人发放辅助性就业津贴,辅助性就业津贴由出勤津贴、在岗津贴和职业训练津贴组成。其中,出勤津贴按实际出勤天数计发;在岗津贴按出勤率的不同计发:月出勤率低于30%的取消当月在岗津贴,月出勤率在31%-60%的按月在岗津贴的60%计发,月出勤率在61%以上的按月在岗津贴全额计发。同时,为辅助性就业残疾人购买人身意外保险。

 

编辑:李湘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