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列表

社区党员送温暖 传递和谐邻里情

2017-01-20  来源:深圳特区报  【字号:  

近日,宝民社区党员潘振良为社区居民义写春联。

宝民社区负责人到退休教师曹心央家中探访。

宝民社区党员黄士庆带领暑期夏令营摄影班小学员外出采风。 深圳特区报记者 盛佳婉 通讯员 陈慕华 陈志勇 摄

 

■ 深圳特区报记者 盛佳婉

自从社区里的帮扶热线开通后, 77岁的曹心央阿姨再也不担心风湿发作时下不了楼了。只用打一个电话,就有义工上门帮忙。 这是宝安区宝民社区党员牵头开通的“助老助残服务热线”,专门为社区里的老弱病残提供服务。曹阿姨说,20多年前从内地搬到宝民社区时,自己举目无亲。现在社区里到处都是亲人。

俗话说:“远亲不如近邻”。但在钢筋水泥构筑的“城市森林”中,邻里间却常常是“一墙之隔不往来,擦肩而过不搭话”。如何打破“城市冷漠症”,让居民们守望相助?在深圳,社区党员牵头送温暖,帮助社区居民重拾邻里亲情的工作正在悄然开启。

带头解决社区问题

85岁的黄银走在社区里,居民们都要尊称一句“黄叔”。这位党龄超过60年的耄耋老人,数十年如一日在社区发挥党员的带头作用,并带动了一大批老党员们在社区里发挥余热。

宝民社区是个老旧小区,小区道路狭窄,大型消防车不容易进入。而小区里的消防管网年代久远,已经生锈,安全隐患突出。去年,在黄银等一批老党员的提议下,经“居民议事会”通过后,向街道申请了经费,对小区消防管网进行改造。可因为改造周期长,小区里的一些商铺受到影响,意见很大。了解到这个情况后,黄银带着一批老党员,挨个做工作,跟大家讲清楚利害关系后,工程得以顺利进行。

提起黄叔,社区居民龙碧坚赞不绝口。 “这些年,黄叔给社区做了不少贡献。以前宝民社区脏乱差,一下大雨就水浸,饮用水的水质成问题。这些年,黄叔带着社区里的老党员,想群众之所想,急群众之所急,通过社区党委跟上级部门、各相关单位沟通,这些问题陆续得到了解决。黄叔的无私付出社区居民都看得见,所以黄叔说的话,大家都愿意听。在黄叔的感召下,不少老党员都投身到社区工作中,在社区建设中发挥模范带头作用。”

宝民社区党委书记王永生告诉记者,目前社区里有近200名党员,退休老党员有50多名,他们心系社区,热心社区事务,通过经常性的走访,了解社区居民的需求,并及时向社区党委反映。“他们搭建了一座社区居民和政府沟通的桥梁,在社区里发挥着战斗堡垒作用。”王永生说。

让社区居民守望相助

宝民社区以流动人口居多,父母们忙于生计,孩子放寒暑假的去处成了问题。为了帮社区居民解决这个难题,2008年,宝民社区关心下一代工作委员会的老党员们牵头开启了 “160假日活动”,把社区里有才艺的老党员、老教师召集到一起,利用寒暑假给孩子们开课,包括美术、棋艺、摄影等十余门课程。

“因为宝民社区没有小学,孩子们都分散在周围的几个学校。所以每学期快结束的时候,关工委的老同志们便来到学校,动员大家报名。上课是全免费的,但我们的老师们都是很认真的,并且学生们都学得特别带劲。”关工委主任王文莉说。

1990年,内地高级教师退休的曹心央跟随儿子来到深圳,1992年入住宝民社区,一住就是24年。“160假日活动”启动后,曹阿姨第一时间加入了社区服务的大军,给孩子们上美术课,这么多年从未间断过。

多年来为社区服务,大家都记住了热心的曹阿姨。而曹阿姨也着实感受到了“我为人人,人人为我”社区共同体的妙处。

曹阿姨家住七楼,没有电梯。一到下雨天,她风湿发作下楼困难,买菜都成了问题。有一次她试着给社区工作站的值班人员打了个电话求助,不一会,工作站的人员就把菜提了上来。社区党委了解到这个情况后,牵头开通了一个“助老助残热线”,由老党员、社区热心居民等组成一个70人的义工队,专门为像曹阿姨这样行动不便的人提供服务。

据了解,在宝民社区,像关工委,助老助残义工队等这样的社会组织有20个。社区党委专门成立社会组织服务组,积极培育发展各类社会组织。针对社区老年人、青少年、外来劳务工、困难户等不同群体需要的服务,有针对性地组建社会组织。驻社区党委牵头建设的宝民社区“惠民驿站”服务平台,提供了16大项66小项服务内容,其中有九成以上(14大项58小项)由社会组织提供,很好地满足了社区居民多样化的服务需求。

建立“社区党员邻里关爱送温暖”长效机制

这些年来,宝民社区等基层社区党建实践表明,充分发挥党员在社区邻里之间的互助作用,不仅能使社区居民重拾邻里亲情,也能促进党群、干群关系更加和谐。那么,如何建立长效机制,增强社区党员主动为群众服务的意识,强化党在基层的向心力、凝聚力?

今年初,全市“社区党员邻里关爱送温暖服务民政共建”示范点工作正式启动。市民政局社区处相关负责人表示,目前宝安区宝民社区和盐田区鹏湾社区作为全市首批两个示范点,已正式启动“社区党员邻里关爱送温暖”项目,该项目通过明确上门送温暖的具体内容,建立党员服务队伍,构建起党员上门送温暖的长效机制。“根据示范点情况,今年上半年, ‘社区党员邻里关爱送温暖’项目将在全市范围内推广,并固化为社区‘民生微实事’项目”。

王永生告诉记者,目前,宝民社区以创建“社区党员邻里关爱送温暖民政共建”示范点为契机,通过“二三四”工作举措,构建党员长效服务机制。据悉,“二”即打造爱心银行和民族园两个阵地,搭建邻里关爱平台。 “三”即建立“三项机制”,首先建立十个一活动工作机制,每年至少开展民族团圆会、游园活动等十场常规性活动,其次建立 “六个必访”关爱机制,对重症病人、生活困难居民、孤寡老人、残疾人等六类人群有针对性地开展上门送温暖服务,再次建立 “十员网络”工作机制。辖区划分为十五个责任区,每个责任区都由党代表、辖区民警等 “十员”组成,将邻里关爱服务做到责任到岗,工作到位。 “四”是开展四项活动,为社区长者开生日会,对新生家庭全职妈妈开展援助计划,对学龄儿童开展 “四点半乐园”活动,对社区的残疾人、困难居民举办能力提升培训。

“通过构建长效机制,让广大党员能够积极主动为生活和工作在社区里的居民群众办实事、做好事、解难事,努力营造‘用真情温暖邻里,用热心奉献公益’的良好氛围。”王永生说。

 

编辑:张可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