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列表

让公益陪伴儿童成长

2016-11-17  来源:深圳特区报  【字号:  

让儿童在公益中成长,孩子们在上“潜爱课堂”。

 

■ 深圳特区报记者 盛佳婉 文/图

做公益要从娃娃抓起是不少家长的共识。让孩子从小参与公益,不仅能在他们心中种下分享与爱的种子,还能让他们接触社会、锻炼自己,培养他们的公民意识。在深圳这块公益热土上,有哪些适合孩子们参与的公益项目呢?

公共服务类:到博物馆做暑期小讲解员

近年来,每年暑假,深圳博物馆都会招募暑期小讲解员,9—15岁的学生均可报名参加。经过招募、面试筛选出七八十名小讲解员,博物馆对他们进行在为期10天的培训。在培训期间,相关专家和老师不仅为学员讲授如何做好小讲解员、小主持人,而且还分专题系统介绍了深圳的地方历史、民俗文化、草原野生动物等知识。在集中的课程学习后,博物馆安排专职讲解员对学员们进行了一对一的专业辅导,让大家学会综合使用语言、眼神、面部表情、手势等准确生动地讲解展览,主持活动。

培训完到暑假结束,深圳博物馆在每个开放日都安排小讲解员专场讲解活动,观众可以到博物馆体验小朋友们专业的讲解服务。这既可以锻炼孩子们自己的能力,又培养了孩子们的公共服务意识。

艺术类:探访大山深处的美丽歌声

深圳的孩子不该只有眼前的作业,还该有远方的艺术和彩虹。记者了解到,松禾成长关爱基金会有一个“飞越彩虹”项目,在少数民族聚集的田间巷弄寻找民族音乐传承人,支持他们在当地组建起童声合唱团,让少数民族的孩子们认识到自己的独特魅力,并传承民族文化。

为了让更多人发现多元民族文化之美,2013年底开始,“飞越彩虹”新增了四季彩虹公益行项目,组织对少数民族文化好奇或热爱的人,带上孩子,到民族地区体验鲜活动人的民族文化,为当地合唱团所在学校带去公益课堂,和少数民族的孩子一起分享他们的人生经验。

环保类:走进自然课堂,与自然和谐相处

自然教育可以让孩子们认识到人与自然的关系,培养孩子们的生态保护意识。记者了解到,这两年,深圳的自然教育课堂悄然兴起。从去年6月起,潜爱大鹏保育站开始开门迎客。儿童们可以在家长的带领下走进“潜爱课堂”,踏上沙滩,坐船出海。用有趣的互动让海洋环保的公众教育深入人心。

在潜爱手工坊,学员们可以用五颜六色的橡皮泥制作自己心中最美的海洋生物:蓝鲸、魔鬼鱼、珊瑚;观珊瑚,近距离的看见水面之下的珊瑚宝宝长势如何,普及了海洋救生知识和海洋丰富的物种;走沙滩,亲眼观察、触摸到贝壳等生物,体验鲜活的海洋生物保育知识,了解到人类与海洋是命运共同体。

去年11月,深圳湾公园自然教育中心揭牌开课,并免费向市民开放。深圳湾公园以滨海湿地和迁徙候鸟为主题,开放系列课程。红树林基金会进驻自然教育中心,每天都有两个时间段免费向热爱自然的公众开放参观、导览,是带着孩子去接受自然教育的好去处。

社区类:丰富多彩的活动

社区是孩子们的主要活动场所。而每个社区的党群服务中心都有专门针对孩子们参与的公益活动。近日来,水头社区党群服务中心开展了小义工讲堂活动,通过知识的讲解,向小义工传达了“助人自助”的理念,动员他们自我服务、服务他人;深圳市升阳升社会工作服务社驻平湖禁毒社工走进白坭坑社区,组织社区小义工向社区居民开展以“禁绝毒品靠大家,不让毒品进我家”为主题的禁毒宣传活动;横岗社区党群服务中心在社区开展“巧手家庭,变废为宝”亲子手工活动,吸引了22组亲子家庭报名参加……各个党群服务中心均根据社区的不同特点,因地制宜地组织活动,让孩子们在社区里就能做小义工,参与公益。

 

编辑:张可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