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列表

中国公益映像节:聚光灯下的光荣与梦想

2016-11-16  来源:深圳晚报  【字号:  

苏哲芳(正中)与“免费午餐”发起人邓飞、秘书长胡益华合影。受访者供图

中国公益映像节颁奖盛典,11月1日晚在欢乐海岸举行,深圳清洁工来到颁奖现场。 深圳晚报记者 冯明 摄

 

深圳晚报实习记者 吴洁 黄嘉祥

1000多公益人士,在深圳欢乐海岸相聚,并不是一次偶然。

11月1日,一场汇聚全国各地公益爱心人士,历时近三个月的中国公益映像节在深圳欢乐海岸椰林沙滩落幕。在占地2500平方米的会场里,733部公益影片映入观众的视野,走进了人们的生活。

在这个瞬息万变的时代里,事物更迭变化,没有什么比从真实的纪录片里展现更深、更直观。公益映像节用影像作为载体,不仅让优秀的公益影像再一次亮相,更让社会各界实现连结。

一场公益的大聚会就此结束,但公益映像背后的光荣与梦想永不落幕。

从“免费午餐”到爱的合伙人

苏哲芳没想过,与著名调查记者邓飞的相遇,有一天会筑成她的公益梦。

在中国公益映像节颁奖盛典现场上,当舞台上方的灯光亮起,几道旋转的光柱聚焦在““免费午餐””公益基金会副秘书长苏哲芳身上时,她深吸一口气,缓缓抬起头,直面台下近千人投射而来的目光。

她正经历着公益生涯中值得纪念的一刻。

这一次,她与团队参赛的作品《爱的合伙人》获得了基金会类最佳作品奖以及最佳传播奖。《爱的合伙人》讲述了河北省涿鹿县的学生在爱的合伙人的帮助下建设厨房、开设午餐全过程。无论是演员、场景、还是选材都是本色纪实。

这意味着““免费午餐””承载着更深层的意义,再度走进人们的视野中。

5年来,从““免费午餐””公益项目的发起、执行、制度建设再到项目全方位的管理,她是团队里唯一一个从零开始坚持至今的女性。一路上,她亲历了““免费午餐””的行动与蝶变。

2011年,借势微博,邓飞发起“微博打拐”,苏哲芳以网友的身份多次参与互动。那年3月深圳细雨,邓飞来深圳找到了苏哲芳,谈起一个深远的计划,希望有人能够帮助他。彼时的苏哲芳是招商蛇口的一名品牌策划师。听完邓飞的讲述,她决定加入,和邓飞一起并肩作战,发起““免费午餐””计划。

这一次的相遇,不仅促成一场微公益的行动,也由此开启了苏哲芳的公益之路,成为了爱的合伙人。

“孩子的饥饿让我感觉不忍,让我本能地想去帮助他们。”5年来苏哲芳走访了许多边远的村落,印象最深的是云南“没有户籍的村庄”之行,村民们没有身份,世世代代都是文盲。村庄里唯一的粮食是南瓜。

那一刻,她不敢相信自己的眼睛。人与猪是住在一块的,在摇摇欲坠的草棚中,一张单薄的木板上住的是人,木板下睡的是猪。一张破旧的棉被是全家人御寒的依赖、一盏灯泡是家里唯一的“电器”。昏暗的光线之下,孩子伏在木板的一角写作业。这样的情形有如凝视一张空洞笑脸,却忽然间发现一生的忧伤被凝聚在嘴角边。

这一幕令她震撼,并开始行动。

起初,因“郭美美事件”,许多公益项目也曾受到了外界的质疑,“免费午餐”在那时刚刚起步,同样遭

遇了不少挑战。然而,苏哲芳并未想过放弃,她始终相信只要坚持透明化运作,走正确的路,终会得到支持。

在无数个黑夜里,她挑灯夜战,试图穿透那庞大黑暗的躯体,寻找光芒,为“免费午餐”基金的品牌管理和筹款合作绞尽脑汁。

这一坚持,就是两千多个日日夜夜。

2011年4月,贵州黔西县沙坝小学“免费午餐”启动,成为全国第一所享受“免费午餐”的学校。169名学生吃到“免费午餐”。一份米饭、一个鸡蛋、一勺酸菜炒肉、一勺烧土豆,一碗白菜汤把学生们发的饭盒塞得满满的。

而后几年间,一群记者、数不清的志愿者们开始滚起巨大雪球,全国各地““免费午餐””进行了大接力,乡村留守儿童的饥饿困境逐渐进入社会和国家的视野。

截至2016年8月底,“免费午餐”总共募款2.1亿元,累计开餐学校为620所,分布于全国24个省市自治区,受惠人数达16万余人。从贵州的黔西,云南的红河,到遥远的齐齐哈尔、西藏、新疆……都曾留下她和团队伙伴们的足迹。

一切的收获源于内心。苏哲芳意识到,““免费午餐””早已经不止是一餐饭那么简单,它可以促使许多辍学儿童回到校园,凝聚村民信心修路通电。它派生出了越来越多的公益项目,如大病医保、暖流计划、E农计划等等,乡村重新焕发生机,它意义已经超出了改善营养本身而是改变了整个公益生态。这让她觉得付出的一切都很值得。

五年过去了,“免费午餐”迎来了一个新的时期,“免费午餐”又有了新的任务。

苏哲芳和她的团队想用一种新的表现形式来使“免费午餐”得到更新更有效地推广,由此建立了一个公益微电影的拍摄体系,以动态视觉影像传播“免费午餐”的宗旨,以至更深远的意义。

“我们在帮助别人的时候,往往觉得只是简单的给予。但从一定程度来看,公益慈善是全民的事情,虽然是给予,但实际上是参与到整个慈善工程中来,帮助别人的同时就是帮助自己和国家的未来。”这是苏哲芳对《爱的合伙人》这部影片内涵的阐述。

因公益改变命运的苏哲芳,如今也在努力改变更多人的命运。今年,“免费午餐”团队推出了“公益合伙人”制度,她希望能把学校当成一个任务包,由企业或社会团体来“认领”,来“承包”。她还有一个目标:除了捐款,“免费午餐”项目还将量化捐时间、捐技能,扩大公益合伙的范围,汲取民众的智慧,让关心和投入“免费午餐”的企业和人才来参与治理项目事务,铸造公益新模式,凝聚多方资源,帮助更多孩子。

“社会的急切需求倒逼我们去努力,中国还有很多贫困的角落等待我们去发现,需要更多的公益力量来补位,这是一场没有终点的马拉松。”苏哲芳希望有一天中国不再需要“免费午餐”,不再有孩子在贫困与饥饿中挣扎,每个国家的孩子都能拥有一个快乐的、健康成长的童年。

聚焦他们的《凌晨三点半》

宋华英和张翠萍缓缓登上颁奖舞台。2分钟后,如潮的掌声将颁奖典礼的气氛带到高潮。在短暂的5分钟分享过程中,他们被3次掌声和1次欢呼声打断。

她们是《凌晨三点半》中最具代表性的环卫工人,从影片的荧屏里走到舞台上,宋华英和张翠萍袒露出无数环卫工人的心声。

《凌晨三点半》获得了这次公益映像节的最佳作品奖。影片以用平实的视角,记录了环卫工人对城市的贡献和对生活的期待,呈现了他们生活背后的辛酸与无奈、希冀与热爱。

坐在台下嘉宾席上的曹海涛感到惊喜之余,知足感涌上心头。环卫工人从默默无闻的背后走向了前台,这一刻,曹海涛圆了自己的梦。

近4个月不分风雨的纪实跟拍相处,曹海涛和环卫工人结下了一种无以言表的感情。

曹海涛是深圳云腾传媒有限公司的创始人,他所在的公司是垃圾分类公益活动的倡导者之一。在参与垃圾分类项目的过程中,曹海涛时常关注环卫工人的生存状态,由此萌发了为环卫工人拍摄纪录片的想法。

起初,曹海涛的拍摄之路并不顺利。没有一家清洁公司愿意让自己的环卫工人成为纪录片里的主角,因为没有主管部门的允许,清洁公司不敢擅自做主。

环卫工人群体的特殊性是拍摄纪录片的初心,却也成为了阻挠纪录片拍摄的一道坎。

经过团队的软磨硬泡,一家清洁公司同意了。由于环卫工人每天需要凌晨3点半起床,4点开始工作,拍摄团队凌晨2点便开始跟拍。

这样的拍摄日子,持续了近2个月,拍摄纪录片成为曹海涛生活的一部分,累并快乐着。

不料,今年3月初的一天,当曹海涛带着拍摄像往常一样前往跟拍时,却遭到了环卫工人无奈的拒绝,致电清洁公司负责人后才发现对方临时变卦了,这次不管再怎么软磨硬泡都不起任何作用。对方不为所动,拒绝理由几乎和此前清洁公司一致。

拍摄计划不得不暂时搁浅,前3个月的心血几乎白费了。失望与无奈困扰着团队里的每一个人,大家萌生了打退堂鼓的念头,包括掌舵者曹海涛。

坚持与否成为了团队面临最大的问题,如果重头开始,万一再遇到同样的问题又该怎么办?这样的不确定性让人心里没底。

作为纪录片的负责人,到了曹海涛拍板做决定的时候。此时放弃无疑真的会一无所获,坚持赌多一回还有一丝希望。希望为环卫工人做点什么的想法不断在脑海回响,不愿半途而废的曹海涛决定赌多一次。

幸运的是,他们赌赢了。

通过朋友的介绍,曹海涛最终找了影片的主角。宋华英在福田区上梅林从事环卫工作14年了,曾在2015年4月凌晨工作时发生车祸导致右腿骨折。与她一同工作的张翠萍曾在2011年工作时捡到30余万现金,最后物归原主。她们的故事令拍摄团队震撼,曹海涛也由此与他们结缘。

在这一次拍摄之前,曹海涛开始反思,拍摄团队在和环卫工人相处的过程中,或许在不经意间,流露出一种高高在上的姿态。肢体语言或访谈交流中,也许有一种咄咄逼人之势,无意中伤害到她们,以至于造成被拒绝的后果。

如何走进环卫工人的内心,融入她们的生活成为了团队最严峻的问题。

“只有把自己当作环卫工人,才能融入她们的生活”,曹海涛反思后得出了一个结论。

第二次纪实拍摄在今年5月开始,每天凌晨3点半,曹海涛与拍摄团队全程跟着环卫工人一起上下班、一起在街头吃盒饭。

随着时间的推移,环卫工人开始慢慢接纳这个突然闯进她们生活的团队,开始向团队吐露心声。

每一个环卫工人背后都有不同的故事,但几乎都有一个共同的特点:贫穷、文化水平低、没有技术、没有保障、饱受路人冷嘲热讽、甚至不为家人所理解……

每当环卫工人说起时,不经意间就会伤心落泪。很多次,听到不同环卫工人的故事时,拍摄团队都默默流下眼泪,停止拍摄,一边流泪一边安慰和鼓励她们。

历时78天的筹备,走访十余家清洁公司,对比15个标志性路段,采访近百位环卫工人。《凌晨三点半》终于走进了人们的视野,同时也引起了福田区城管局的注意。

10月26日,在环卫工人节上,一部剪辑成20分钟左右的版本《凌晨三点半》在福田会堂首次上映。恰逢2016年中国公益映像节,曹海涛将反复修改了数十次的版本参加了这次公益映像节的比赛。

当纪录片的主人公宋华英和张翠萍登上舞台时,曹海涛终于圆了梦。他知道,人心都有柔软的一部分,《凌晨三点半》只是一个开始。

这一位与垃圾分类打交道的创业者,正在酝酿着一个拍摄《环卫工人全系列纪录片》的构想,他想让更多的人去关注和尊重这个凌晨三点半就起床守护城市的群体。

公益浪潮中的缺陷与突围

2016中国公益映像节落下了帷幕,作为公益映像节的终审评委,王振耀发现公益理念正在通过更加柔软的方式去传播,更能打动人心。

6年前,王振耀在56岁之际辞去民政部司长职务,先后组建北京师范大学公益研究院、深圳国际公益研究院,如今担任两个公益研究院院长的他,没有停下过奔赴公益事业的脚步。

就在公益映像节落幕的第二天上午,王振耀来到北京一家医院体检,刚一进门,医生便注意到了他脸上的疲惫,连忙建议他注意休息,不要再过度疲劳。

如今年过花甲的他,白发显得更多了,但一谈起公益事业,就一脸兴奋,特别有精神。谈起退休之期,依然遥遥无期,但也不得不重新审视年龄和身体问题,王振耀坦然表明了一点:“位子要让给年轻人,但事照做”。

随着今年9月1日“慈善法”的正式实施,中国慈善事业进入法治时代,信托业内期盼已久的慈善信托也藉此被赋予明确的法律地位。

要是在几年前,王振耀也无法想象公益慈善事业会迎来井喷式发展的时代。

王振耀见证着公益事业的快速发展,以及公益慈善理念的变化。谈起如今中国的公益事业,他数次强调,公益界一定要有挑战意识,主动完善公益事业的结构性缺陷。

“公益界普遍不熟悉金融、金融界不熟悉公益和慈善、公益和金融都没有真正挖掘中国特色”,这是王振耀一直研究的三个结构性缺陷。

尤其是随着慈善法的正式实施,法律已经走在了公益的前面。然而公益界普遍不熟悉金融,滞后成了一直存在的问题。

令王振耀印象深刻的是,几年前,每当公益界人士登台宣讲时,往往第一句话并不是介绍自己公益项目情况,反而先介绍出身,“我是一名草根公益人士”。

“草根”成为了当时大部分公益人士和公益组织的自我标榜,专业化、组织化、管理化程度并不高,与金融界的关系疏远,成为了长期以来存在的问题。

这与国外的公益组织有着明显的不同,在欧美一些国家的公益组织往往与金融制度紧密相连,组织化、管理化程度高,并明确解决哪一类问题。

相反,国内的金融界不熟悉公益界,企业往往找不到和社会价值的结合点,无法从企业内在价值出发,建立各种各样的公益慈善链条。没有公益来支撑,金融的力量只局限于钱,难以长久发展。

此外,对于中国在历史上慈善公益的价值,公益界在研究上的整体挖掘不够,无法融入当前的慈善公益事业。

三个结构性的缺陷环环相扣,缺一而不足以长久发展。

在王振耀看来,如果公益界不熟悉金融就不会有大的力量。反之,如果金融不熟悉公益界,也无法发挥长久的力量。同时,如果两者没有把中国特色融合进来,也难以发挥公益慈善界结构性的力量。

如何走向专业化、结构性发展成为了考验公益界的漫漫雄关道。而深圳正是这道雄关上的领先闯关者。

在王振耀看来,伴随着我国公益事业的发展,深圳的公益事业和理念一直处于引领位置。从2010年,国内第一家民间公募基金会——深圳壹基金公益基金会在深圳正式注册成立,到2012年开始每年一届的慈展会落户深圳、2015年的99公益日,以及玲琅满目的公益活动在深圳举办。

公益慈善事业的种子在深圳落地,快速发芽成长,越来越多的企业开始关注社会价值,寻找企业与社会价值的结合点,各种NGO组织如春笋般成长起来。于此同时,公益慈善与城市公共管理形成良性的促进与发展。

这也是为什么王振耀最终选择将国际公益学院落户深圳的原因。如今,随着公益组织管理的全面放开,注册基金会难度的降低,由省级民政局下降到县级以上即可注册。公益组织的年审制度也变成了年报。

公益慈善事业正面临着一场革命性的变化。

置身于在这场前所未有的公益慈善浪潮中,王振耀觉得这几年来社会也在不断进步,自己也在公益事业中汲取了许多营养,即使已经年过花甲的王振耀,也觉得自己正在公益事业中成长。

历时78天的筹备,走访十余家清洁公司,对比15个标志性路段,采访近百位环卫工人,《凌晨三点半》终于走进了人们的视野。

如何走向专业化、组织化、管理化,成为了考验公益界的漫漫雄关道,而深圳正是这道雄关上的领先闯关者。

 

编辑:张可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