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列表

母婴室应成为公共场所标配

2016-06-01  来源:深圳特区报  【字号:  

■ 深圳特区报记者 林捷兴

● 主持人

刘丽华 深圳特区报记者

● 本期嘉宾

许宜群 深圳市政协委员、广东鑫涌律师事务所主任律师

陈 励 深圳市政协委员、市关爱办副主任

刘 筱 深圳大学管理学院副教授

黄文峰 深圳市妇女儿童发展基金会秘书长

林 苑 市民、资深网友

深圳公共场所母婴室配备不足

刘丽华:其实早在前几年深圳就出台了《深圳市妇女儿童发展规划(2010-2020年)》,明确提出2015年深圳公共场所母婴室的配备率要达到25%,然而现实并不给力,网友称只有在一些高档的大商场有母婴室,现实中配备率有多少?

黄文峰:目前深圳母婴室的具体数量、占有率多少我们并不知,但我知道确实有一些场所在建母婴室,这是大家非常关注的民生问题。

刘丽华:林女士,您怎么看?对以后母婴室在深圳广覆盖是否乐观?

林苑:目前不太乐观,出门想要有个小小空间喂宝宝,在深圳太难了。而香港迪士尼的母婴室令人叹为观止,有单独的尿布台,像沙发一样柔软舒适,还有妈妈哺乳的房间,还有玩具和照顾宝宝的保姆。我不期望能达到那样的环境,只希望深圳有一天能够给我们提供一个小小的空间,哪怕只是简单用帘子隔开。

陈励:深圳其实也在努力,目前深圳机场有45个母婴室,每天都有定期消毒,也有护理台等专门设施,其他的公共场所也在推动,上周母婴室项目启动,整个零售商业协会所有的商场也在行动中,所以要给深圳一点时间。

许宜群:深圳是一个国际化大都市,公共场所缺乏人性化的配备,这给世界的印象是不达标的。在日本,公共设施超过5000平方米以上强制规定母婴室的配备,深圳完全有可能通过特区立法权强制推进。我觉得有些地方虽然配备了母婴室,给人感觉像为了完成一个任务。所以问题一个是有配备和没有配备的差距,一个是配备后如何更人性化地满足需求。

妈妈们隐忍吞声盼望重视

刘丽华:有个妈妈说她是在厕所里面喂奶,就觉得孩子特别委屈。

许宜群:妇女儿童要善于、敢于向社会发声,提出自己的要求。现在提出要求少了,声音弱了,或者是自身权益受到侵害时忍辱,所以重视度就不够。

林苑:我们想发声,但缺乏一个牵头的人,多数就在群里面抱怨一下。

刘筱:我们之前讨论过,觉得社会男女平等的意识不是在前进,甚至是倒退的。这导致了妇女、儿童的声音发不出来,更多是回归小群体寻求一个安慰就算了。整个社会的观念要改变,这就需要群体发声,真正认识到社会的未来属于儿童,妇女儿童是每个家庭的,这是一件全社会一起来行动的事情。

刘丽华:有网友说克服一下就好,还有些人觉得母婴室并没有那么高的利用率,就像现在好多盲道也没有用。

刘筱:盲道也好,母婴室也好,这都是一个文明社会的标志,哪怕是一个人也有这样的权利,不同类型的群体都需要在这个城市里发声。

刘丽华:网友说北京的妈妈还敢在地铁上喂奶,深圳的妈妈们连这个勇气都没有,为了孩子少出门、不出门,感觉生活已经在变味变质。

刘筱:一方面深圳作为移民城市,大家都会尊重社会规范,在行为上自我约束以免对他人的影响。另一方面,有研究女性文化的社会学提到,目前深圳女性的独立意识、观念滞后于北京和上海,也就是我们有声音不敢发出来,更多是忍下去,所以得不到集体的关注。但我们不能等社会上有这样的声音才推动母婴室,包括关爱办、妇女儿童基金会都应该站出来反映需求,把社会关爱精神落实到每个家庭。

配置母婴室关乎城市态度

刘丽华:网友说深圳是公园最多的城市,但公园里的母婴室覆盖率是极低的,特别不匹配。公共场所这块能不能先配起来?最关键的问题是什么?

陈励:我个人比较支持通过法律法规来要求这样的配套,当然大家要有一定的共识。现在80后、90后的妈妈广泛采用母乳喂养的生活方式,要理解她们这样的需求,尤其是二孩全面放开以后有更大的需求。

刘丽华:其实母婴室的使用不光是母性的特权,很多奶爸也有这个需求,婴儿是这个社会最需要关心的人。

陈励:这关乎一个城市的态度,一座儿童友好型的城市,要以儿童的视角去看城市的规划,看如何能够给儿童提供更健康有利的环境。

刘筱:目前城市规划意识确实是不够的,比如深圳的妇幼医院里面也没有,更别说公园了。现在政府其实有这样的规划,比如城市更新办法里有规定20%返还给政府,返还面积作为公共空间或公共设施的安置,这方面妇联或者关爱办可以成为一个重要的参与者,要求从中拿出一些面积做母婴室,一定要有标配。

许宜群:城市的决策者要有人文关怀,充分考虑到这个群体。

刘筱:决策者关注的可能更多是基层,这个还得看具体职能部门的方案,从现实来看就是根据国家标准和深圳标准。目前公共设施是有预留的空间,就需要各个部门去认定该如何去利用。

刘丽华:这次母婴室项目启动就是要打造深圳标准,他们正在做调研,现在还没有标准,所以具体规划也就还没有推进。

许宜群:不管是设计还是规划,这些东西都要符合人性化,设计最终还是为人服务,不能说为规划而规划,为设计而设计。

母婴室应是一个公共产品

黄文峰:我们基金会正在联合大家的力量去推,首先要尽量多地建母婴室,如何把母婴室标准化地落到实处,这就需要各个部门来做;其次母婴室建起来以后还涉及到运营的问题,需要清洁、消毒,还有一些耗品补充,不是把母婴室建好就成功了。

陈励:这个执行的链条非常长,比如深圳地铁也希望大面积推母婴室,但需求中妈妈们希望增加一个洗手池,这就涉及到管道问题。比如机场母婴室已经建设很成熟,现在只是再增加一些人性化的需求。另外在公园要多配备一点,大家还是要从规划介入。

刘筱:一个城市公共场所的标配是什么,公共场所需要什么,这些硬性标准需要认真研究和落地。公共场所母婴室应该是一个公共产品,这就要求在规划上作硬性标准,在以后的城市更新改造当中作为标配落实下去。

刘丽华:有网友说,假如一个城市的文明是桶的话,对婴儿的态度就是最低的板,把这个板拉高了水位才能高。

陈励:要尊重妇女和儿童,提出建母婴室就是要维护女性的尊严。我们公益界都在提倡无障碍设施,深圳的残障人士有2万多人,而每年新生婴儿有20万,按9个月的哺乳期最少每年有15万人的需求,我觉得这一块更需要倡导一种社会风尚,关心职场上的半边天,女性在怀孕和哺乳期承受很大的压力,更需要的关注。

刘筱:规划方案会有一个公示的流程,但从我自己参与过的项目当中,还真没有发现来自妇女儿童的部门能够积极参与到规划当中。

陈励:在香港,妇女儿童界的代表都有参与到立法和规划过程,这次母婴室项目是一个契机。

许宜群:一个是立法推动,还有一个是职能部门包括妇联、妇女儿童权益保护机构,应该行使好权利,同时对落实情况进行监督和问责。

本期话题

近两年深圳每年有20万新生儿,在母乳喂养理念的推广下,妈妈们却陷入公共场所没有母婴室的尴尬。目前深圳的公园、地铁站等公共场所配置母婴室的很少,妈妈们多数情况下只好委屈孩子们在洗手间里“吃饭”。

虽然对公共场所缺少母婴室不满意,但多数人隐忍吞声,本期论坛嘉宾建议妈妈们勇于发声。公共场所配置母婴室不仅是可以争取的权利,也关乎一座城市对妇女儿童的态度。嘉宾认为,母婴室应成为公共场所的标配,深圳应尽快制定相关标准。同时嘉宾呼吁妇联等相关部门应积极参与城市规划,争取公共场所中母婴室的配套。

编辑:吕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