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点品牌活动
- · 深圳市学生爱心捐助活动
- · 青年公益实习实践计划
- · 中国留学生爱心助学计划
- · “寻找爱的足迹,讲述爱的故事”—大型征文.绘画及诗文朗诵.演讲大赛
- · 环卫工人关爱工程
- · 深圳“社区邻里节”
- · 园丁关爱工程
- · 佳兆业白衣天使关爱工程
- · 交警关爱工程
- · 咱爸咱妈逛深圳
- · “共享阳光.爱心大穿越”
- · “为特困家庭送年夜饭”活动
- · “爱心无限,电波传递”—明星物品慈善拍卖救助活动
- · 关爱大篷车
- · 深圳关爱热线
- · 幸福人生大讲堂
- · 关爱地贫儿童“燃料行动”
- · 深圳“募师支教”行动
- · 深圳市创意公益文化发展中心
- · 中国公益慈善项目交流展示会
- · 深圳关爱俱乐部
- · 深圳关爱指数
- · 明善公益网
- · “感动深圳”—深圳关爱行动推选表彰晚会
- · 爱心小书桌
- · “妈妈食堂”爱心助学活动
“一定是又出去救人了,天堂也需要急救”

2015年9月,徐粼在妻子的搀扶下出席广东省卫计委微电影颁奖仪式现场。
急救医生是平凡岗位上承受着巨大风险和压力的一个特殊群体,哪里有生命的险情,哪里就有他们奔波忙碌的身影。徐粼是深圳院前急救事业发展的开拓者与见证者,从医30多年,在急救事业耕耘22载,怀着对生命的敬畏,他习惯与时间赛跑,长年奋斗在抢救生命的第一线。
对徐粼来说,急救已经成为他生命的一部分,即便是2012年被确诊为“肝癌”晚期后,他仍然坚持带病上岗,夜以继日为急救医疗事业发展出谋划策。2016年1月6日,这个“为了病人而生,为了战胜疾病而生”的最美急救医生因肝癌抢救无效,永远离开了。“我爸一定是又出去救人了,天堂也需要急救。”徐粼的儿子徐航说。
救死扶伤 奔跑在急救工作最前线
生于1959年的徐粼是军医出身,曾是深圳原基建工程兵职工医院(现市二院)的心血管内科医生。1994年,市急救中心筹建,他被抽调至筹建办,从此迈入随时可能与死神交手的院前急救行业,成为一名随时待命的院前急救医生,一干就是22年。
徐粼就像一颗“螺丝钉”,从急救中心的筹建,到组建院前科和医疗护送队,哪里需要就往哪里拧,坚固、耐用。这22年里,他参与了许多公共突发事件的医学救援工作和社会性重大活动的医疗保障工作,深圳发生的台风、塌方、山体滑坡、地震、爆炸、火灾、交通事故等重大灾害事故造成的医疗险情,徐粼从未缺席。
“作为科长,很多时候他本可以不用上一线的,但是,每次遇到同事生病、有事,他都主动顶班,有时当司机,有时当担架员,都50多岁的人了,一点都不顾自己的身体。”在同事的眼中,徐粼是一个不折不扣的“铁人”,永远都不知疲倦。
这22年里,徐粼的爱人于宁利没有和他好好地吃上一顿年夜饭,好好地看一场春节联欢晚会。因为市民的团聚夜,其实就是急救人员必须高度戒备以及最忙的时候。每年年三十,徐粼都会在急救中心值班,年夜饭往往没吃几口就要去出诊抢救病人。
“作为家人,我们有时候会对他有怨言,但救人就是他的生命,他能在救人中找到自己的人生价值。”回忆徐粼的往昔,于宁利一语道出急救事业对于徐粼的意义。
主动请缨 参与重大灾害事故救急
怀着对急救工作的高度责任感和热情,“非典”、“禽流感”、抗震救灾等重大公共事件发生时,徐粼总是第一个受命和请缨。
2003年春,“非典”肆虐,人们谈“非典”色变。徐粼临危受命,“第一例病患就是我带头去运送的。这种时刻,我不上,谁上?”徐粼的想法简单朴素,在他的带动下,科室其他医护人员也纷纷振作,科室员工在徐粼带领下担当起确诊“非典”和疑似“非典”病人的转运重任。身边有医生病倒了,他就顶替医生参与确诊“非典”和疑似“非典”病人的转运工作;随车的司机累倒了,他就充当救护车司机转运确诊“非典”和疑似“非典”病人。
徐粼在抗击“非典”时火线入党的申请书,成为深圳医务人员誓死抗击“非典”的一个记录,从此被保存在深圳历史博物馆,载入史册。“非典”疫情控制之后,徐粼因在抗击“非典”中工作杰出, 2003年6月被广东省委和广东省人民政府、深圳市委和深圳市人民政府分别授予“三等功”。
在2008年的汶川地震中,徐粼再次主动请缨,被省卫生厅任命为广东省第六批抗震救灾医疗队队长,兼任广东省第六批抗震救灾前线临时党支部副书记、兼深圳分队领队,带领医疗救援队伍奔赴地震灾区。在灾区,他每天的睡眠是两三个小时,他每天醒来,全身都是包,都是被虫子咬的,一擦风油精,疼得钻心。
心系急救 尽显医者大爱情怀
作为一名一线工作的急救医生,徐粼时刻铭记特鲁多医生刻在自己墓碑上的格言:“有时是治愈;常常是帮助;总是去安慰”。
奔赴在急救前线,徐粼尽显作为医者的道德和情感,当医学院的学生让他传授相关知识时,徐粼总是说:“无论遇到什么情况,我们从来不能对我们的病人说‘NO’。即便病人不是医生所擅长的专科方面的,也要尽量去安抚病人,引导病人,告知其就医流程,帮助他们找到最合适的医院和科室”。
对工作一丝不苟的徐粼在同事和战友的心目中就像是一位慈父,“无论多晚都要报平安”成为了他和同事间的默契。同事张莉讲述,2014年某天下午,她接到市民求助,需要护送一位年事已高的老太太回普宁一个小村子,晚上8点他们护送着老太太从深圳出发,期间徐粼多次致电询问情况,并嘱咐各种注意事项,让同事们要注意监护患者病情。当张莉一行到达目的地已经是凌晨两点。患者安置妥当后,有个同事小声嘀咕:“这么晚了还要不要给徐科长报平安啊?”这时候,组长肖医生的电话响了……徐粼在电话中询问:“大家都安全到达了吗?”这种关心让同事们心头暖暖的。
生命尽头 仍坚守工作岗位
几十年来待病人如亲人、视工作为生命的徐粼,始终坚信美国思想家爱默生的一句话:“只要生命还可珍贵,医生这个职业就永远备受崇拜。”在自己最后的时光中,徐粼依然争分夺秒地工作。
2012年10月,为打击黑救护车市场,市里决定组建市急救中心医疗护送队,有着丰富管理经验和开拓精神的徐粼,再次成为拓荒牛,担任护送队科长。但不幸的是,就在这时,病魔悄悄地盯上了他,体检报告显示他的肿瘤指标异常高,随后肝脏检出几个占位性病变。为不影响工作,他瞒着单位和家人,一边治疗一边工作。由于急救中心和市二医院在一个院子里,这个“秘密”居然长时间没被大家发现。
2013年4月,市急救中心领导知道了徐粼的病情,心疼地帮忙联系了广东省中山大学附属肿瘤医院,让他去住院治疗。先后两次住院,医生都开出病假条建议他全休一个月。但闲不下来的他,心里记挂着千头万绪的工作,每次一出院就着急地重返岗位。
在徐粼的带领下,短短数月里,就建起了由25家医院组成的全市医疗护送急救网络,组建了我市首支专业医疗护送队,满足了市民医疗转运需求,更大程度上避免了黑救护车市场猖獗。他还组织专家完善了《深圳市医疗护送管理规范》、《深圳市医疗护送服务规范》、《深圳医疗护送协议书》等相关文件,并着手筹建深圳市医疗护送行业协会,为深圳医疗护送行业实现规范化、专业化管理不遗余力。
徐粼在患病期间一共在广东省中山大学附属肿瘤医院做了5次介入化疗,而后又做了生物治疗及靶向治疗,在第三次介入化疗后,徐粼的身体越来越虚弱,但是他还不忘科室的业务水平的提高。2015年1月5日,在他走的前一天,躺在病榻上的他还在修改护送队2016年的工作计划。
“我用我有限的生命,去挽救更多的生命,延续更多的生命,还有什么比这样活着更有意义呢!”徐粼用这句话验证了他一生对医者初心的坚持,对后来者薪火相传的期望。有理想和信念的支撑,他仍在前行!
医疗界评价
徐粼同志是我们医务界的优秀代表,也是深圳好医生的典型。我们要学习徐粼同志敬业爱岗、恪尽职守的专业精神;学习他博学博爱,心系急救的医者情怀;学习他不畏困难,敢于担当这种优秀品德。我们永远怀念他! ——市卫计委主任罗乐宣
风雨奉献20余载,成就急救楷模!——市急救中心主任张福林
徐粼同志虽然人走了,但是灵魂没走,思想没走,精神永在,将永远激励和鞭策我们所有医护工作者:医者仁心,薪火相传!
——市急救中心副主任 张洪
编辑:彭澎
相关新闻
- 致敬关爱,致敬这样一张城市通行证(29 11:36:47)
- 大爱深圳 心暖花开(29 11:32:30)
- 为关爱行动 插上创意翅膀(29 11:27:22)
- 2018深圳关爱行动先进个人、集体和优秀项目名单(29 11:25:36)
- 深圳关爱行动系列推选出炉尹烨等获评“十佳爱心人物”(29 11:03:5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