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列表

保护“蓝色家园”,深圳人在行动

2015-12-14  来源:深圳晚报  【字号:  

海洋是深圳的有机组成部分,是这座城市美好形象与气质的重要构成元素。保护深圳的蓝色海洋,就是为我们构筑一个洁净美好的蓝色家园。

12月12日下午,深圳知名民间环保公益组织“蓝色海洋”在南山蛇口港举行年度会议,回顾展示数万市民参与其中的十年公益之路,并公布全市海洋清洁地图及未来五年的计划项目,邀请更多市民参与到尊重海洋生态、保护深圳海洋资源的行列中来。(详见06版)

十年公益路,成就颇为显著。一个细节是,在前不久的海洋清洁日公益活动中,2000多名市民和志愿者在延绵230公里的深圳海岸线上清洁海洋,活动当天共清理垃圾近3.4吨,其中有害垃圾约0.26千克,不可回收垃圾约1吨。参与人数之多,清理垃圾之重,皆可圈可点,令人油然而生敬意。

十年如一日,是一种持之以恒的坚守。公益路不平坦,难免磕磕碰碰,需要投入的不只是精力,更需要热枕与责任。没有一点信念,或者说没有一点信仰,不会走得如此之久,心态如此笃定,成果如此喜人。“独行者速,众行者远。”一个公益组织之所以凝成一股合力,就在于形成了价值共识;之所以不断披荆斩棘,春风化雨,就在于抱团行进,所从事的是一种有益于社会的事业。

正因如此,“蓝色海洋”带动了一批批热心人士参与公益活动,也影响了一批批市民的价值观塑造。“谢谢志愿者和爱心人士十年如一日的支持,站在第11年新起点,我们将组建专家委员会,成立团队海洋清洁义工服务队,并确定更多形式的海洋保护项目。”蓝色海洋协会发起人、资深义工可乐如是称。这显然是由衷之谈,更道破了“蓝色海洋”的魅力所在:一个公益组织的价值不只是体现在自身做了什么,还在于带动多少人做什么。

一个公益组织,可以塑造一座城市;一座城市,也可以塑造一种公益精神。当公益组织遇见深圳,它就有了如鱼得水的契机,有了葳蕤成荫的可能;当深圳有了越来越多的公益组织,慈善之城的美名,也就更名副其实,这个城市也就更多了温度,让人感受到温馨与优雅。

在深圳,保护海洋的公益组织越来越多,也越来越专业。而在公益组织与政府机构的带动下,渔民自身对海洋的保护之心也变得愈发深切。12月12日,在深圳市外办推动发起的深圳市国际交流合作基金会资助下,由大鹏新区当地渔民组织的深圳第一支海洋经济高端产业取经团——“深圳大鹏渔民珊瑚保育考察团”前往马来西亚沙巴州,学习珊瑚保育经验,切身了解国外海洋作业模式长远效益,回国后分享带动更多的人加入海洋保护行动。这是政府、公益机构与渔民之间良好互动的结果,也是保护深圳海洋的重要方式。

海洋是深圳的有机组成部分,是这座城市美好形象与气质的重要构成元素。保护深圳的蓝色海洋,就是为我们构筑一个洁净美好的蓝色家园。这需要政府、公益组织与每一位市民共同作出努力。保护深圳海洋公益行动,我们都不是局外人。如果每个人都有热心肠,净洁的不只是海洋,还有城市;如果每个公益组织都坚定前行,温暖的不只是城市,还有人心。

编辑:彭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