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列表

记龙华新区公共文明促进会观澜分会会长李晓宝

2015-03-10  来源:深圳晚报  【字号:  

    “2月8日那天,我们在世纪广场的U站那边做了一个培育和宣传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漫画展,参展作品全部都是由志愿者自己构思,自己画,然后在那边慢慢给我们的市民做讲解。现场还有其他的活动,志愿者们自己包饺子,现场剁馅,现场擀皮,现场打豆浆。当天400多市民,饺子1000多个,市民们都拍手称快。” 连着强调了三个“现场”,李晓宝开心地和记者分享着活动点滴细节。

    改变传统决策模式

    形成“倒逼”机制

    在深晚记者面前的龙华新区公共文明促进会观澜分会会长李晓宝乐观开朗,发自骨子里对公益事业的热爱,让他对一桩桩的公益善举如数家珍,但是说到“功劳”,他连连说道:“这些都是会员们和其他热心市民,热心公益群体的善行善举。”

    李晓宝口中的“会员”,是成立于2014年10月的龙华新区公共文明促进会的志愿者服务者们,他们中有媒体代表,有人大、政协委员,更有千千万万来自各行各业的文明龙华的热心市民。

    李晓宝是一位资深公益人,从事公益活动十几年。从2012年他就开始作为代表参加公共文明促进会(当时还叫做市民文明观摩团),每年参加6到7期。说到个人体会,李晓宝感触颇深:“首先是对于个人的促进和提高,包括我自己。刚开始去观摩的时候,大家一扎堆,抱着玩的心态,好像去旅游似的。现在有观摩队组织礼仪了,人人都能提出建设性的意见,这是个人素质的极大提升。”

    除此之外,还有一个最为显著,最让人眼睛一亮的改变——“观摩”变成“促进”,在公共文明层面上,龙华新区形成了一种自下而上的“倒逼”机制,改变了以往的政府主导模式,“以前新区政府做决策,都是听下级汇报,公共文明促进会是新区政府放在基层老百姓中的眼睛,现在的新区政府是实实在在体谅民生,实实在在为民生大计做考量。”李晓宝对记者说道。

    市民们渐渐成为推动公共文明建设的主要因素,这是这项活动发起者们既预见到了也是出乎他们意料之外的变化。

    从心出发 打造“接地气”活动

    以前的公益活动大多都是以政府主导为主,和以往不同的是,公共文明促进会的志愿者们都是自己去开发、策划、组织一些接地气的公益项目。

    李晓宝介绍:“志愿者想做什么,如果他们的想法好,比如说助老什么的,我们都不限题材。只要是你想做的,有受众群体的,我们都去支持。”

    公共文明促进会近期在开展的“用爱呵护明天的太阳”就是一个完全由义工们自发组织,自己设计的公益活动项目。以及目前正在设计中的“儿童妇女防拐卖”活动,“关爱进工地”——给建筑工人们免费放电影项目,都在有条不紊地开展中。在李晓宝心中,这些人都是真正需要社会去关爱的。“做公益,就要做到实处,做到点子上。”这句话不仅是李晓宝的信念,也是公共文明促进会所有成员的共同信念。

    正确引领 做纯粹公益

    采访的过程中,李晓宝一直强调,身为公益人,不管在哪个位置上都要给身边的人,给社会大众做一个正确的引领。公益就应该是纯粹的公益,引领很重要。

    “不是说今天有爱心了,人来了,奉献了就完事了。有爱心,要自己能接受,社会能接受,服务个体也能接受。”李晓宝笑着打了个生动的比喻:“一位患糖尿病的老人家,我们做公益,总不能送给她一个冰淇淋吧。”深圳虽然是志愿者之城,但还是缺少一些完善的管理机制。公益信息上不对等造成了真正需要关爱的人可能不为人所知。管理上的不完善造成了一个突出的问题。“有些人来这里其实是做销售,做保险的,这些人来做公益,在思想上并不纯粹。碰到这些人,我会明确告诉他,这个团队不欢迎你,因为你来不是做奉献的,你来是索取的。”

    未来,李晓宝希望能够有更多的人了解公共文明促进会,参与龙华新区文明建设,也希望这个公益组织能够更专业化发展,有更多有能力有梦想的人和企业一起帮助那些有需要的人。

编辑:李桂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