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列表

大手拉小手 涓滴小爱凝聚大爱倾城

2015-02-13  来源:深圳晚报  【字号:  

陈玉家庭

杨君家庭

何翠芳家庭

邓雪娣家庭

李星余家庭

    深圳晚报记者 崔晓丹 刘芬 见习记者 许娇蛟 实习生 曾秋琪

    陈玉家庭:社区里的“好大姐”

    罗湖区东湖街道金岭辖区居住着一位平凡的退休老人。她积极建言辖区建设,勤勤恳恳服务社区居民,用她的实际行动赢得了居民的信任和尊重。她就是家住金洲花园的陈玉。

    谈到陈玉,社区居民无不竖起大拇指。从2004年1月起,陈玉积极建言辖区建设,虽然没有任何报酬,她却对社区的大事小事,事事关心,且乐此不疲。这十年来,陈玉全身心投入社区公益服务,得到了儿子儿媳的大力支持。他们说:“只要妈妈想做事,我们都支持!妈妈年纪大了,我们希望她的晚年生活幸福开心。”

    陈玉虽然年过花甲,却很有号召力。2011年为迎接大运会,她带动辖区居民整治社区文化公园环境卫生。文化公园东南面与布心西区居民楼紧紧相连,很多居民将各类生活垃圾直接从楼上抛到公园的草坪上,既影响美观又不卫生。陈玉组织红袖章队员,挨家挨户上门耐心进行宣传教育。在她的感召下,现在大多数居民都改变了这个坏习惯。

    2013年9月陈玉被深圳市授予深圳市综治维稳先进工作者称号。在社区调解纠纷时,她公平对待每一方,在尊重别人的同时也获得了别人的尊重。社区居民都充满敬佩地说:“陈大姐对谁都一样,关心爱戴,尊老爱幼,她是我们贴心的好大姐。”她带动社区居民积极参与社区自治,近三年来参与调解284宗,成功调解率达99%,为社区平安和谐,邻里团结做出了贡献。

    杨君家庭:全家都是优秀志愿者

    家住宝安的杨君是一位普通市民,但是他有一个不平凡的充满爱心的家庭:家里六名成员已经先后有四名成员被评为深圳市五星级义工,全家人都被评为“优秀志愿者”。

    从2009年至今,杨君坚持做义工,如今他的妻子、孩子全都做义工。每到周末,杨君一家都风雨无阻地穿着红马甲参加义工活动。他说:“因为我们爱这个城市,所以想让她变得更好更和谐,同时传递爱心的正能量。”

    1990年,杨君在深圳南头一家工厂上班。一天他和两位同事逛街时,看到一位白发苍苍的老人晕倒在路上。杨君马上上前托起老人,用手掐老人的人中穴,及时救醒老人,并背起老人把他送回家。为了表示感谢,老人在香港的儿子拿出5000元港币给杨君,但杨君坚决不收,只喝了一杯水,叮嘱照顾好老人就离开了。

    从参加义工开始,杨君在宝安义工联任医疗组副组长、安全生产组副组长、义警组的组长等职务。现在兼任新安街道办社区人才联络站骨干联络员(参与社会事务)。大运会期间,杨君和妻子在义工联负责后勤保障工作。杨君在大运会后勤部任副部长,儿子女儿各自担任宝体站长和副站长。在杨君的感召下,很多亲戚、朋友、同事也加入到义工队伍中来,志愿服务社会帮助有需要的居民。杨君还在自己上班的公司成立了100多人的义工队伍。

    何翠芳家庭:热爱当义工不需要理由

    10个深圳人中就有一个是志愿者。43岁的何翠芳便是其中一员。她工作中是一位警长,一丝不苟,专业能力强,生活中则是一位亲和的志愿者,以最美最动人的笑脸服务他人。

    从2000年开始,何翠芳参加市公安局心理服务中心工作,并积极参与2011年第26届世界大学生夏季运动会安保心理训练和心理服务工作。平时,她坚持用节假日、个人休息时间做心理服务义工,热心为民警、群众咨询答疑。

    “热爱当义工不需要理由。”目前深圳注册志愿者达105万人,义工精神已经融入了深圳人的血液,何翠芳说志愿者精神和专业化能力都是不可或缺的部分,她将自己的心理学知识运用到公益活动中,收获了良好的效果。

    邓雪娣家庭:五星级义工生产之家

    “做义工让我很幸福。” 邓雪娣在接受采访时感慨。邓雪娣家庭是义工群体中出了名的“五星级义工生产之家”,不仅她是义工,两名女儿均评为“深圳市五星级义工”,而她老公也加入了义工这个行列。

    从2007年7月成为福永第一批义工,邓雪娣就成为福永义工队里最受欢迎的人。她常常收留那些没有工作,生活有困难的人暂住,成为大家心中的“爱心大姐”。

    邓雪娣经常去敬老院探望老人,与老人们谈心。邓雪娣告诉记者,有一次去老干部中心和老人们一起玩击鼓传花的游戏,因为过于投入竟把手都弄伤了。

    邓雪娣觉得小孩子的社会责任感应该从小培养。2008年她动员自己两个女儿加入义工的行列。邓雪娣说,很多东西在书本上是学不到的。后来她的女儿也成为五星级义工,只要有义工活动他们全家人都积极去参加。邓雪娣说,“全家人团结让我们比任何人都幸福,以后我们有能力,一定会竭尽全力帮助别人。”

    李星余家庭:80后夫妇把小爱变成大爱

    李星余是深圳市福田区福田交警大队一名普通的民警,他和妻子热爱公益。2011年在一个电视节目中看到一对小兄弟身患“玻璃人”病,他们一家组织了一次家庭捐款,将爱心献给这对小男孩。

    做公益的起源可以追溯到上一辈,1996年,李星余的岳父李世伟得知了可以资助山区孩子上学的途径之后,在自身家庭条件还不好的情况下,毫不犹豫地资助了贵州大方县的一名小学生整个小学期间的所有费用。

    李星余的妻子李晶晶是深圳义工队伍中的一员,在照顾家庭,认真工作的同时,她会利用空闲的时间参加南山区的义工服务工作,无论是街头牛皮癣的清理还是探望孤寡老幼,无论是帮助农民工子女补习还是社区安全义务宣传工作,她都坚持着。

    李晶晶还是一个80后献血志愿者。自从第一次领到献血证之后,她的献血证上面已经多了很多个献血的印章了。在妻子的影响之下,李星余也加入了无偿献血的队伍当中。深圳见证了他们的爱与成长,见证了他们的爱从小爱变成大爱。

    结语

    自今年1月26日,深圳晚报迄今与读者分享了26个爱心家庭的感人故事。这些家庭温馨和睦、敬老爱幼、热心公益。他们的爱心并不局限于家庭之小。爱心家庭的成员大手拉小手,积极投身公益事业,向整个社会辐射出巨大的正能量。希望“十佳爱心家庭”评选活动能把这样的正能量传递到城市的每个角落。

编辑:李桂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