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心愿.微慈善
粤海社区6对老人 一场迟到半世纪的婚礼邓燕婷 |
深圳晚报记者 邓燕婷 通讯员 刘雯雯 文/图 时间在变,生活在变,容颜在变,唯一不变的是我依然爱你的心。6月7日南山蔚蓝海岸小区“金婚银婚—世纪婚礼”在蔚蓝二期会所幸福礼堂举办,居住在小区的6对老人是今天的主角,他们身穿中式大红礼服在这里接受邻里乡亲的祝福。 据了解,这6对老夫妻都相识在一个资源匮乏的年代,年轻时没条件举办婚礼,在相亲相爱、相濡以沫半个世纪后的今天,由他们所在的粤海街道为他们做主,在会所举办一场“迟来”的婚礼,让他们在有生之年再无遗憾。 现场再现传统婚俗 记者现场看到,老人的婚礼没有西式礼服和白色的婚纱,他们穿的都是中国传统的喜服。6对夫妻依次跨过古典门,现场表演了洗手祈福、掀红盖头、喝交杯酒、跨马鞍、夫妻对拜、抛绣球这些传统婚庆礼仪,展示出他们延绵不绝的爱情。 现场滚动播放着老年人年轻时相识、相知、相恋以及这几十年一路走来点点滴滴的温馨照片和视频。 他们的幸福故事 孟昭盛和李春霞老人激动地告诉记者:“今天我们太幸福了!”他们1970年结婚了,在平凡琐碎的日子里度过了大半辈子,如今依旧甜蜜相依。婚礼上孟爷爷对李奶奶的深情告白是:“老伴呀,这辈子你都是我最美的遇见”。 一见钟情原来不是这个年代的专利。1962年,缘分的齿轮开始转动,年轻的小伙子尉天虎和美丽的姑娘师发玲在山西亲戚家的窑洞相遇,目光流转的刹那间,就认定了毕生所爱。半小时后,两人定下婚约,却因为各自的学业,迎来了长达8年的苦苦守候。1970年8月,他们终于走入婚姻殿堂,1972年,女儿出生了;1975年,儿子诞生了。1999年他们开始了浪漫的旅行,幸福的足迹遍布中华大地。 真情告白让后辈感动流泪 结婚这么多年,老人之间到底有多熟悉对方呢?勾起了现场观众的好奇心,主持人即兴问起了夫妻日常生活中的一些问题,来测试一下老人彼此之间的默契度,最终,师阿姨家庭全部回答正确,获得了默契考验的冠军。将近半个世纪的共同生活,让他们彼此已经成为了对方身体的一部分,成为一种依赖,一种无法戒掉的习惯。 参加婚礼的小区居民叶女士眼泛泪光说:“作为晚辈,今天我的触动非常大,看到他们,才知道时光的流逝并不那么可怕,与相知相爱的人携手度过的风风雨雨,到了金婚的时候都可以变成点点滴滴最美的回忆。” 在观众的羡慕眼光中,老人们依次上台,开始互相真情告白,说出了多年来想说又不曾说出来的话语。这样的场景感染了前来观礼的亲友,纷纷上台送出对老人的祝福。老人们也向现场的朋友们赠送福袋,分享他们的幸福。有位给自己公公婆婆报名的儿媳妇,真情告白时,感动得泣不成声。 金婚银婚活动从开始策划到实施,得到了主办方粤海街道办事处大力支持,也离不开蔚蓝社区工作站、蔚蓝海岸社区服务中心、蔚蓝海岸老年协会、深圳大学义工联助老分会的积极协助。工作人员小王说:“老人们如此开心,我们多日的付出值了!” |
编辑:田光
相关新闻
- 新巴士奇遇结良缘(30 16:18:45)
- 美国师生来深体验中华艺术(30 16:10:53)
- 捐一本书 圆一个孩子的阅读梦(30 16:09:34)
- 本周公益活动预告(6月23日~29日)(30 16:08:42)
- 想拥有幸福家庭,必须搞懂三种关系(30 16:04: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