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心愿.微慈善
7名深圳高中生到贫困渔村当教师 |
张焕杰 |
深圳晚报记者 张焕杰 “前边村这5天的经历,是我学生时代一段最美好的回忆。”这是高二学生宫妍在扶贫助教日记里写下的话。5月26日到30日,她和6位同学参加了由深圳晚报和深圳(南山)中加学校共同举办的“小心愿·微慈善”——陆丰前边村扶贫助教活动。在为期一周的时间里,这7位深圳来的高中生,白天给前边村、山前村两所学校300多名小学生上课,晚上就睡在当地村民简陋的家里。5天时间,他们写下了大量教学笔记和日记,记录着扶贫助教的点滴感受。 缘起“爱心年夜饭” 广东省汕尾市陆丰县,是深圳对口扶贫地区。今年2月,在深圳市关爱办和深圳晚报社联合主办的“爱心年夜饭”活动中,一辆满载爱心礼篮的卡车驶向前边村,送去了由爱心市民和企业的问候与祝福。 深圳(南山)中加学校的13名师生参加了这次关爱活动。3月中旬,由深圳晚报牵线,张金仲副校长带着7名师生组成的考察队,来到广东省汕尾市陆丰县的前边、山前两所小学了解项目情况。两所学校残破的硬件设施超出了他们的想象,山前分校水不到电不通,没厕所也没围墙,寒冷的教室,许多孩子竟穿着拖鞋上课,这情景着实令人心酸。考察回来后,南山中加学校马上启动了全校师生及家长的慈善募捐活动,要为两所贫困小学的教育“脱贫”尽微薄之力。 成绩最好的女孩 要中断学业去打工 为了更好地融入当地人的生活,中加学校要求7名学生要在村里住一星期。 中加学生李政庭被安排在一名小学生的家。那是间几十平方米的土瓦房,老旧残破,青苔上墙。他没有想到是,房子里住着8口之家。“我们去的那一周,连续3天最高气温都是35摄氏度,电风扇吹出的风都是热的。白天还能忍受,晚上虽然点了蚊香还有蚊子骚扰,头一晚我失眠了。”李政庭说。 中加学生陈鹏宇提起了自己的一段经历:“和我住的那户人家的女孩,她的梦想就是出去打工。当时她的话深深刺痛了我,因为她是一位成绩非常好的学生,成绩全班第一,19所学校联考她名列第二。可是直到离开,她都不肯告诉我为什么要中断学业外出打工。我在她家生活了5天才了解到,家里没有多余的钱供她继续读书。她其实是前边村几百个孩子的缩影,他们读完初中就得出去打工补贴家用。” |
编辑:田光
相关新闻
- 新巴士奇遇结良缘(30 16:18:45)
- 美国师生来深体验中华艺术(30 16:10:53)
- 捐一本书 圆一个孩子的阅读梦(30 16:09:34)
- 本周公益活动预告(6月23日~29日)(30 16:08:42)
- 想拥有幸福家庭,必须搞懂三种关系(30 16:04: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