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列表

沈镜莹:幸福的“特殊引擎”

2014-03-12  来源:深圳特区报  【字号:  

    深圳特区报记者 陈冰 实习生 谢馥蔓

    东走西拐,穿梭好几个“科技创新”大厦,越过企业招牌拥挤的“数码城”,去采访一位敬老模范、爱心老太太,真有点时空反差的感觉。这种反差是一种牵引,催促好奇的脚步加快节奏。

    主人公在手机里给记者充当向导。她的声音温馨和缓,与孝老爱亲的身份相符。

    几天前,一位兄长叮嘱记者,“去采访一下这位长者吧,一定会让你惊奇的。她是清华大学的毕业生,不仅仅是一位爱心人物”。这位兄长参加第十一届深圳关爱行动启动仪式时,与这位“中国好人”有一面之交。

    终于,在一个拐弯处,走出一位银发灿灿、戴着眼镜、着装整洁的女士。她背后的玻璃门内,居然是一家科技公司的名字。

    把记者迎进产品陈列室,沈镜莹女士翻开文件夹,微笑着说“我们聊聊”。她身后,是高高低低大小不一的镜框墙,里面嵌着各类技术证书、专利证书、科技奖状。旁边的玻璃柜子,陈列形状各异、体积微小的金属管。

    此时的沈镜莹,俨然一个学者,眼睛中透出睿智的光芒,有种新课题开题时的兴奋。

    退而不休

    “我们就从您身边的这些金属管说起,这是什么?有什么用?”记者说。

    “这些都是特殊引擎,Micro engine,或者叫微型马达或micro motor。这些本身是高科技产品,同样也广泛使用于高科技产业”。记者直观的问话,不小心点击到沈镜莹的“最爱”。“比如说,我们用的手机,震动功能就是由一个微型引擎带动;汽车内有众多的功能是由微型马达驱动完成。”

    沈镜莹是高级工程师,专业是自动控制元件。1963年,她和丈夫黄定远从清华大学毕业后,一起到嘉陵江畔的军工企业——重庆微电机厂,实现“实业报国”梦想。

    意想不到的是,他们很快遇到“文革”折腾。科研搞不成,有劲无处使,10多年岁月蹉跎而去。直到1975年,企业恢复生产和科研。沈镜莹像所有知识分子一样,投身于科技“攻关”,努力“攀登”。到上世纪90年代初,她成了企业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的专家,丈夫担任企业总工程师。这时候,他俩也离退休年龄不远了。

    沈镜莹和丈夫都有种壮志未酬的遗憾。“虽然在军工企业有多项科研成果,但应用还是有限。”1994年,深圳一家民营企业向他们发出召唤,希望他们把科技变成生产力。两位退休老人,毅然打起行囊,向改革开放的前沿阵地出发。

    沈镜莹讲起峥嵘岁月,感慨颇多,“最大的收获是我们知道什么是市场力量”。他们为所在企业研发出微型马达,主要用于当时颇为流行的寻呼机(BP机)上。而更难的在于市场销售,“我们到珠海、汕头等地的工厂推销,可真叫难,尤其遇到不懂行的老板。但这就是市场经济,不仅要懂技术,还得搞科普、谈价钱”。

    之后的日子,少不了坎坷。沈镜莹和丈夫曾先后到两家公司就职,其中的冷暖她闭口不谈。只是她的眼睛中依旧充盈着友善、愉悦和对生活的自信,闪烁出对人性善恶洞悉无余的明亮。

    精进不息

    几经波折,沈镜莹没有停下脚步。“我清楚地记得,清华校长蒋南翔在我们的毕业典礼上说过,清华人要为祖国工作50年。掐指一算,我们为国家服务不到40年,加上我对安度晚年这几个字有不同的理解,于是就想自己创业。”

    她的“安”,是安荣的“安”,不是安逸的“安”。她要用积极的进取安身立命,让生命的马达幸福而尊严地旋转。

    2000年,他们与几位志同道合的朋友在天健公寓注册公司,在一家友人工厂租用部分厂区,深圳市仓兴达科技有限公司诞生了。专业水平最好的沈镜莹,担当研发主管。

    第一款产品是直径4毫米的微型马达。经过几个月的调试、修正,这个产品装进了爱立信手机。“我们学理工科的,总有一个梦想,就是尽量自我研发,实现国产化。”沈镜莹依旧保持年轻时代的理想,“国家培养了我们,我们要在产品上打上‘中国研制’。注意,是研制,而不是制造”。

    不同型号的微型马达,从仓兴达源源不断地产出,奔向遥控玩具、智能手机、高档汽车、平板电脑、数码相机、精密医疗器械。短短几年时间,仓兴达发展成数千员工的中型企业,并且在重庆涪陵建立了微电机厂——重庆仓兴达。“有些事很巧,2006年11月我们在重庆的工厂与当地签约那天,深圳和重庆签署渝深合作框架协议。我们觉得政府和企业有点儿心心相印,我们就是深渝合作的注解”。

    企业创办成功,为数千名国人提供就业机会,给国家上缴数千万税收,这些都让沈镜莹感到幸福。“而让我们感到无比幸福的,是外国人向我们翘起大拇指的时候。”

    中国是微电机大国,全球60%的产品在这里制造。但中国不是微电机强国,尖端技术都掌握在外国人手里。在企业有所起色后,沈镜莹与伙伴们有更大胆的构想,要在微型马达领域冲刺世界尖端,从外国公司中“抢回”订单。

    两年前,他们从瑞士著名公司Escap手中抢回了订单,为美国一家通讯公司独家生产可靠工作25年以上的特殊微型电机。

    让沈镜莹感到来劲的是高附加值产品。德国奔驰公司从网上看到仓兴达的产品信息后,先后4次来仓兴达考察、审验、评估。2011年,来自德国、北京等地的10多位技术专家汇聚深圳,对仓兴达产品进行“大考”,不仅有技术指标,还有体系考察,从原材料、生产过程、质量保证、信息准确、管理系统进行全面考核,最终获得84分。高分之后,奔驰汽车公司给出批量微型马达的订单,得到客户好评。

    “中国好人”

    悄悄翻开沈镜莹递送的名片,上面的职衔是“总工程师”。在科研上如此投入,她哪有时间来关爱老人,照料长辈呢?

    “搞事业并不影响家庭和睦”。沈镜莹似乎读懂了记者的疑问,“在工作和家庭上,也要用科学思维。分工合理,就能两全。有孝心,必有孝道。”

    沈镜莹的母亲是跟随她到深圳的。“她把我们拉扯大,还把我们的孩子带大,做儿女的当然要关照她一辈子。”她说,“关照不意味着时时刻刻守在身边,而是让她心里感到安全、快乐。我们常说老有所养,老有所依,实际上最主要的是老有所乐。”

    劝说家公家婆来深圳生活,就是用“老有所乐”理论说动的。两位老人曾经来过深圳,后来又回重庆。“家公是解放前的大学生,非常开明。我们退休后到深圳闯,家公家婆全力支持,催促我们赶快走,守在家门口可能一事无成。”1999年,沈镜莹和丈夫又接家公、家婆在深圳定居,“两位老人有点儿犹豫,一是担心影响我们的工作,二是担心看病不方便。我说,深圳环境好,儿子、孙子们都在,一家人四世同堂,其乐融融。笑口常开,就少得病,就会长寿啊!”

    至此,他们一大家子都住在福田区益田村。10多年来,沈镜莹和丈夫在处理好公司事务之余,下班回家和周末期间,都亲自照顾三位老人的饮食起居,每天早晚问候。老人一旦有什么不舒服,他俩马上安排买药或看医生,天气好的时候就带老人出去游玩。游香港,看大运会场,经常家庭聚餐。深圳地铁刚开通,他们马上带老人坐地铁去尝鲜。

    “我说的科学思维,就是一般性的事务由保姆承担,而心灵问题需要家人关照。”沈镜莹说,“老人们遇到的一些问题,子女们的解决方案要有敬老亲老的体温,最好亲手而为。比如说,老人一般坐在沙发上,不经意可能站起来摔伤,那么你把床单改成安全带系在沙发上,老人受阻挡后就不会突然站起来。老人上厕所可能坐不住,那你得亲手给马桶装上安全带。你做的每一件小事,老人都能感应到,都有种满足感。爱,也需要智慧……”

    沈镜莹和她家庭,先后被评为“福田好公民”、深圳市关爱行动“十佳爱心家庭”、南粤“十大孝星”。2012年,她入选中央文明办评选的“中国好人”名单,全国106名,深圳2名。

    蓦地觉得,沈镜莹就是一个幸福的“特殊引擎”。这个“中国好人”,不仅是奖赏她的孝老爱亲,似乎也是对她科技创业的褒扬。

编辑:李桂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