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列表

李煌珍家庭 龙岗超级大家庭其乐融融

2014-03-12  来源:深圳晚报  【字号:  

黄水娣老人和小儿子李煌珍。深圳晚报记者 沈荣 摄

    深圳晚报讯 (记者 沈荣) 在龙岗区龙城街道,黄水娣老人已经走过一个多世纪,依然思维清晰,开朗健谈,喜欢和老朋友打牌聊天。家中五代同堂,50多个子孙分布在国内外,逢年过节,大伙赶回来团聚,好不热闹。大家庭从来都是和和睦睦,也有爱心。在自家人看来,和睦的前提是孝心,生活的快乐则是懂得知足。

    孤儿寡母不忘热心助人

    上午11点,黄水娣老人的小儿子李煌珍和老伴从外面买菜回来,走到厨房准备午饭,却不见百岁老人黄水娣,记者有些疑惑。“老人家怕冷,还在睡觉呢。”原来,今年104岁的黄水娣有个习惯,一到冬天就爱赖床,有时连早餐也不吃,直到午饭时间才起来。

    带着好奇,记者敲开了黄水娣老人的门。见到有人来访,老人一个起身,穿好衣服,拄着拐杖就朝外走,一脸笑容请记者坐下。老人用客家话清晰回应:“以前做小媳妇,现在翻身啰,以前手上都布满老茧,手掌很粗呢。”老人眼睛动过白内障手术,牙齿镶过3次,但依然思维清晰,听力良好,开朗健谈,还很讲卫生,每天都吵着要小儿子李煌珍帮她刷洗假牙,看到哪里没收拾好也要交代几句。

    李煌珍介绍,黄水娣老人生于1910年,14岁嫁到龙城爱联的李家,后生育5个子女。46岁时丈夫去世,那时最小的孩子才6岁。因为家庭的“海外关系”,在村中,黄水娣和子女很长一段时间被排斥在集体之外,李煌珍回忆:“那时村里没粮给我们,我妈妈只能带着我们开荒种地,割草养鸡鸭,种花生、黄豆、木薯来填饱肚子,还曾到石灰窑做工赚钱。”

    在李煌珍记忆里,母亲带着兄弟姐妹几个生活很不容易,但仍热心帮助他人,父亲生前也时常给本村人免费修理木桶、木盆,与邻居们的关系处得很好。“我们跟随母亲吃了不少苦,自然懂得珍惜生活和身边人,母亲坚守的礼仪、爱心也影响我们每一个人。”李煌珍表示。

    五代同堂其乐融融

    2012年11月,由于城市更新,黄水娣老人原本居住的爱联老屋村慢慢消失,她也随着李煌珍住进了龙城街道尚景社区的一个花园小区。虽然生活环境变好了,老人却总想着回去看看,和老朋友打打麻将、聊聊天,悠闲自在。但老人最看重的是五代同堂、子孙绕膝的天伦之乐。

    目前,黄水娣老人膝下有50多个子孙,年龄最小的不过2岁,分布在国内外,虽然平时很少见面,但后辈们会经常和老人“煲电话粥”,问候老人的身体情况,聊一聊外面的世界。每年节假日,大伙也会从各地赶回来看望。

    “我是她的儿子,照顾她天经地义,更何况她为我们付出了那么多,也教会了我们很多。”为了能让母亲生活得更快乐,李煌珍凡事迁就母亲,她说要回去,李煌珍就陪伴左右;她说中午的菜有点咸,晚饭就清淡些;她喜欢找人聊天,李煌珍就是最好的听众……伴随着年龄的增长,黄水娣的身体不如从前,脾气也变得有些古怪,李煌珍从不与母亲拌嘴,他会挑个好天气,陪着母亲到附近公园散步,看看美景,呼吸新鲜空气。

    除了照顾母亲,李煌珍还是社区老年协会的会长,为了丰富老年人的生活,他变着法子找好节目。在李煌珍的家里,一幅写有“常乐”的字画很显眼。他表示,这是自己为人处事的座右铭,也是母亲传递下来的美好品格。“以前我们一家人吃了很多苦,现在生活好了,我们都很满足,心里自然就高兴。”李煌珍表示,人与人相处难免会产生一些矛盾,但要学会忍让,用平和的心态来面对生活,知足常乐。

 

编辑:李桂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