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列表

第二届中国公益慈善项目交流展示会主题演讲会开幕

2013-09-22  来源:深圳市关爱办  【字号:  

主题演讲会现场座无虚席。

四位嘉宾一起用手势向在场观众传递生命的勇气。

知名独立媒体人袁岳分享公益服务的创新精神。

深圳晚报总编辑丁时照分享深圳晚报的公益经验。

周宝林从哈佛精英到全身瘫痪,从公益出发回归生活轨道。

深圳十佳爱心人物李敢分享经历过痛苦的人爆发的力量。

免费午餐邓飞分享如何实现社会变革的行动路径。

9月21日,第二届中国公益慈善项目交流展示会主题演讲会“化蝶,人生的公益蜕变”亮相深圳会展中心5楼茉莉厅。本次主题演讲由深圳市关爱行动组委会办公室和深圳市关爱行动公益基金会主办,零点青年公益创业发展中心承办。作为慈展会首日的重头戏,演讲以“化蝶,人生的公益蜕变”为主题,为本次慈展会向业界和公众传递出更有价值的声音提供了一个很好的载体。

主题演讲会上,知名独立媒体人、央视策略顾问袁岳,免费午餐等公益项目的发起人邓飞、邦德教育CEO周宝林等创新公益行动者,深圳报业集团、深圳广电集团媒体人丁时照、杨莹、王剑锋讲述公益经历中因为公益实践对人生带来的成长故事,给到场青年以方向启发和鼓励;深圳关爱行动“十佳爱心人物”李敢、广州颗粒公益创始人顾源源、青年应对气候变化行动网络秘书长詹育锋等优秀公益青年进行主题分享,展示青年行动的力量。每位嘉宾通过“15分钟演讲+5分钟互动”的形式,向现场350位来自全国各地怀有梦想、践行公益的青年分享自己在人生路上与公益的交集和因此实现的人生成长,向青年人展示行动的力量。

用创业家的精神做公益

“很多人把公益单纯理解为一项公共事业,很多公益项目的发起人其实只是把公益当作副业操作,但是我在做黑苹果青年项目的过程中,发现要把一个公益项目成功运作,必须有创业精神。”零点青年公益创业发展中心理事长袁岳认为,公益作为一种服务,发起这项服务的公益机构领导者,要用创业者的精神来经营这一事业。

近两年,黑苹果青年在全国扶持了约160支公益团队,发展了800余名公益领头人和积极份子。这些草根的大学生和白领,在自己关注的领域中,已经做出了切身可感的社会改变。

在公益创业路上,著名调查记者、“免费午餐”发起人邓飞也坦言,每一个公民都应该是社会问题的解决者,青年们在面对社会问题时,不应该只想到依靠什么力量去解决这个问题,而是自己能够为解决这个问题做些什么。

“做公益人士比做调查记者更辛苦,中国不缺少写字的人,缺少行动者。”邓飞说,“我们努力的方向,是要建立起全方位的国家儿童福利保障体系。”

公益,我们生活中的每时每刻

除了社会公益名人,许多资深媒体人在探讨公益话题时候,也表达了自身见解。深圳特区报品牌部主任王剑峰认为,自己从参与“带一个孩子出山来”这项公益活动之后,发现公益事业不仅可以感染自己,更能让身边的人感受到公益的魅力。

“公益不是一件很难的事情,每个人随时、随刻都可以做公益”。深圳广播电影电视集团主持人杨莹一语道破了公益事业的本质,她因为媒体工作的原因接触到了公益项目。渐渐地她发现,将公益心态融入到自己的个人工作和生活中是一件十分美好的事情。“无论何时何地,我都可以做公益”杨莹说。

在演讲中一些嘉宾表示,公益不仅仅存在在每个人的生活中,有时候一个公益项目可以改变一个人一生的轨迹。“我本来是一名服装学院的艺术生,却因为公益转型成为一个中国本土环保组织的负责人,在这个过程中发生的故事,对我的价值观形成和未来发展有重要影响”。中国青年应对气候变化行动网络秘书长詹育锋说,我将用一生时间投身公益项目。

用真情温暖公益之路

有着16年义工经验的深圳海关星聆热线、星泽心里工作室负责人李敢,在公益到路上屡受磨难。李敢从成为无偿献血自愿服务队的一员开始,自费开设了“星泽心理工作室”,组建了“星聆热线”,先后服务近2000人次,挽回7名企图轻生者的生命。汶川大地震后,他告别怀孕7个月的妻子,奔赴抗震救灾第一线,在自己的孩子不幸夭折后,李敢化悲痛为力量,开办了全国第一条“失独家庭关爱热线”。

李敢说:“在我的生活中,经常遭遇不幸,但我要像自己的名字那样,勇敢超越不幸,并从中得到心灵的升华。”

除了他们,也有人用自己的镜头去记录他人的公益故事,广州颗粒公益传播发展中心执行秘书长顾源源就一直秉持着这个态度,“‘颗粒’一词代表我们希望从小做起,从一点一滴做起,以每一个人的行动让世界变得更美好。”颗粒公益正在努力用视觉的力量助益公益成长,促进草根组织的不断发展。

在演讲会现场,除了这些感人的故事之外,为自己家乡捐献希望小学的深圳报业集团副总编辑丁时照,身患重病却仍热心公益的邦德教育CEO周保林也为大家传递了投身公益事业的正能量。

编辑:李桂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