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列表

反复接受社会救助者八成年富力强成救助工作难点

2013-04-16  来源:晶报  【字号:  

  数量最多者入站达400次

  晶报讯(记者王文宇)从2009年至2012年,我市救助管理站年均接收2.2万人次入站。市救助管理站昨天向公众开放时透露,有人反复接受社会救助,数量最多者入站达400次,这是救助工作的难点之一。

  多次求助者八成年富力强

  昨天,市人大代表、政协委员和市民代表共百余人到市救助管理站各工作部门参观,近距离了解救助管理工作。

  据统计,市救助管理站2009-2012年年均接收2.2万人次入站。通过全天候接收、上街寻找困难人员和接受市民微博“报料”等方式,为弱势群体提供及时、有效的救助。据市救助站负责人介绍,他们面临的最大工作难点是,以我国现行的救助管理有关条例,对受助者的入站次数和救助期限没有明确规定。

  据统计分析,反复接受救助者呈现年轻化状态。18-45岁人员占到了80%以上,还有多位90后反复要求救助,其中入站最多者达到400次,还有十几人入站超百次;另一个“纪录”是一名30多岁的男子前后在救助站生活了5年。这些人大都身体健康、年富力强。对于这些反复入站者,工作人员表示可帮助他们联系工作单位。但多数人表示工作太辛苦,宁可免费吃住在救助站里也不愿去工作。

  农闲时职业乞讨者增多

  救助管理站的主要工作内容之一是对职业乞讨人员进行救助,可在实际工作中,多名职业乞讨者回避救助、不愿救助、抗拒救助。据统计,深圳80%的流浪乞讨人员来自5个中部欠发达省份。

  工作人员发现,根据农耕时节的变化,城市流浪乞讨人员数量也随之增减。在农闲时期,贫困地区的劳动力闲赋在家,便成群结队前往深圳等发达城市乞讨;农忙时期,一些有劳动能力的乞讨人员回老家耕种田地。救助站曾多次与乞讨人员流出地的乡、村干部联系沟通,但他们中多数人支持村民外出乞讨。

  明知有人“蹭站”也要收

  因为没有更为详细的规定,对于包括职业乞讨者在内的“长住人员”,救助管理站只能按“自愿救助、无偿救助、公开救助”的大原则,凡是符合救助政策的100%接收,对不符合救助的尽量帮助他们解决困难。即使明知有人长期“蹭站”,也不能将他们拒之门外。

  市救助管理站工作人员期待深圳出台救助管理细则时,对救助对象的甄别、救助次数和期限的设定等方面进行明确。

  相关链接:救助管理站主要职责

  1 对因自身无力解决食宿,无亲友投靠,又不享受城市最低生活保障或者农村五保供养,正在城市流浪乞讨度日的人员实施救助;

  2 对因寒流、台风等自然灾害导致无家可归的人员提供临时性庇护救助;

  3 对遭受家庭暴力导致无家可归的人员提供临时性庇护救助;

  4 为流浪未成年人提供救助保护、保障受助未成年人的生活、教育、管理、返乡和安置;

  5 对监护人无法履行职责的服刑人员子女提供生活照料。

编辑:梁硕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