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列表

杨夏苏:坚强妈妈无言写大爱

2013-03-07  来源:中国文明网  【字号:  

  中年丧子后,离婚的弟弟将自己5岁的儿子文锋送到了杨夏苏家寄养,希望给姐姐做个伴,这让她受伤的心有了一丝慰藉。1993年,杨夏苏又通过民政部门领养了一个两个月大的女婴,起名文婷。不过,命运似乎还要跟杨夏苏作对,之后的几年,婆婆、丈夫和弟弟也相继离世。年届40的杨夏苏下定决心,要用自己的努力将这一对并非亲生的子女抚养成人。

  由于没有固定收入,杨夏苏开始到处打零工。她什么活都干,养蚕、种田、割稻,哪里有得赚,就往哪里跑。没日没夜地劳作,让她筋疲力尽,很多次,她在田间劳动,实在累得眼睛也睁不开,就躺在田埂上休息一下,几分钟惊醒过来后,体力稍有恢复,她又继续干活。晚上,她还要守着家里的一头母猪,在昏暗的灯光下喂养、接生,经常忙到深夜。杨夏苏说,这头养了11年的母猪,帮助她度过了最困难的岁月。

  自己虽然很劳累,但杨夏苏对儿女却是百般呵护,教给他们做人的道理,杨夏苏她说得最多的一句话是:最穷不能穷志。文锋有一次偷割了别人的猪草拿回家,被她训斥了一顿,让儿子把猪草给人家送回去。在母亲的教育下,一对儿女都很有志气。

  杨夏苏自己大字不识一个,但信奉读书可以改变命运,她从小就给子女灌输这样的思想。上初一时,儿子想要去考学校的尖子班,但得知上尖子班需要3000元的费用时,杨夏苏一声叹息:“儿啊,我给村里倒垃圾一年的收入只有1500元,我如何才有能力支付这笔费用?”文锋显得异常懂事,他劝慰母亲:“没有关系,只要我努力学习,上不上尖子班都是一样的。”此时的文锋已深深读懂母亲的苦心:母亲挣钱这么艰辛,自己还有什么理由不勤奋学习?之后,文峰的学习成绩突飞猛进,每个学期都是班上的优秀生,成绩名列前茅。2006年,文锋以高出重点线36分的成绩考入湖南大学。2010年,杨夏苏又无比自豪地成了一位中科院研究生的妈妈。目前,文峰正在参与一项国家级研究项目。

  杨夏苏在凄风苦雨中一路走来,但这个艰辛的家庭并没有被社会遗忘。诸暨不少企业和好心人纷纷和杨夏苏一家结对,帮着支付儿女的学费。儿子魏文峰自小学三年级开始,诸暨一家企业便开始负担他的学费,考上湖南大学后,这家结对企业的老总又专程送来1000元钱;一个曾在诸暨市委工作过的阿姨从文峰初中一年级开始,每年雷打不动的资助他。一位结对的孙叔叔,在照顾他们生活的同时,还给文峰买了电脑。村里出于照顾,把扫垃圾和打扫公共厕所的活都交给了杨夏苏。2000年,当地政府又批准了她的低保申请,从此她每月可以领到五六百元的低保金。

  现在,杨夏苏已经不养猪了,清扫员的活也辞了,因为多年劳累,杨夏苏落下了一身的病,肝脏、胃、支气管都有问题,现在她除了养鸡鸭、种点菜之外其他的重活已经干不动了。但是在社会各界的帮助下,杨夏苏一家人的生活却是越来越好。2008年,曾经因为没钱而停止翻建的三间平房终于变成了楼房,了却了杨夏苏19年的心愿。在她的带领下,记者参观了二层楼的新房。楼上的新房一间给女儿,一间给儿子,还有一间空着,杨夏苏说要给儿子做婚房,而她自己却一直住在一楼。

  风雨过后,终见彩虹,走过四十年的坎坷人生,杨夏苏终于迎来了曙光。现在,她的生活平静而知足,那些在艰难岁月里创造的奇迹,已让她的心头没有遗憾。(供稿:绍兴文明网)

杨夏苏是一个十分普通的山村妇女,她用一双勤劳的手,给这个家带来了吃穿用度;她用一双最柔弱无比的手,给了孩子们无尽的爱;她用瘦弱的肩几度鼎起了风雨飘摇的家;人生屡遇坎坷,她用“坚强”一路突围。十多载含辛茹苦,她用母爱丰满了养儿女的羽翼。历史文化名城绍兴爱心接力、情暖人间,平凡村妇杨夏苏的生命轨迹凝聚着向善的力量。杨夏苏的跌宕人生让听者唏嘘、心生怜悯,更让人产生强烈的敬佩之情。她之所以让好心人感动,不仅是她的乐观、坚强和大爱,还有她和全家人强烈的知恩图报之心。

编辑:梁硕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