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列表

他骨瘦如柴 他想有个家教

2012-10-31  来源:深圳晚报  【字号:  

    10年求医无望,但王佳宏有一个埋藏心底的愿望:我不想死,我想上学

 

    父亲从未放弃过王佳宏。

    深圳晚报讯 (记者 易芬) 你能够想象一个17岁少年只有10岁孩子高,重40多斤吗?你能够想象一个少年的身体已经瘦成了皮包骨头,但他说话清晰,思维活跃?10月19日,记者在龙岗区坪地街道的一个老屋村里见到了这个17岁的男生王佳宏。

    他仅仅上过一年幼儿园,随后被确诊为“进行性肌营养不良”症,即医学上称为“渐冰人”,做清洁工的父亲王中民带他求医10余年无果。王佳宏只有一个朴素的愿望:我不想死,我还没上过小学呢,我希望有个老师来教教我。

    1 目不忍睹

    瘦得一根根肋骨清晰可数

    10月19日,在龙岗区坪地街道年丰社区田坑老村38号这个一层的阴暗的旧屋里,王佳宏躺在床上,大眼睛,高鼻梁,笑起来很可爱。但他的身体让人目不忍睹:肚子深深凹进去,基本没腰部,肋骨一根根清晰可数,手臂和大腿小腿如黄瓜般粗细。

    1995年来深的陕西人王中民对儿子幼年的事情还记得很清楚:“我回老家了,他飞跑过来要我抱。”2001年,王佳宏随父母来深圳打工,同时治病。6岁那年,他被父母送进幼儿园。“他上幼儿园的时候,我给他买个一辆自行车,100块,二手的,他骑得好开心。”快7岁,王佳宏上了小学,上学的第3天,学校就将他的学费全部退回,因为老师发现他走路像鸭子一样摇摆,上楼梯困难,时常跌倒。此后,王佳宏就一直在父母简陋的租房中呆着。10岁之后,他失去了行走能力,13岁左右,他渐渐长大的身体开始消瘦,每天只能躺在床上,偶尔看看电视消磨时间。

    失去行走能力,生活不能自理,但王佳宏是个懂事的少年。要尿尿了,他会悄悄招手,要大便了他更是在父母耳边幽默地说,“肛门想吐”。生活里,这个孩子很单纯,要求特别少,夫妻俩在附近工厂做清洁工作,每一两小时回来看看儿子,儿子依然安静躺在床上,看电视、看墙、看天花板,或者听附近的狗吠。

    2 千辛万苦 10年走遍全国各大医院

    10多年来,王佳宏记得他去过的每一家医院,深圳的、广州的、郑州的,北京的。他也记得深圳市内许多医院的必经之路,因为去市二医院、中医院时,父亲背着他走过很多次。他的父亲王中民积攒着做清洁工作赚来的微薄工资,为他准备着每一次求医问药的花费。问起哪一次看病最艰难,憨厚朴实的王中民笑笑,“好像都挺难的。”

    19日,记者见到王中民时,这个憨厚老实的男人穿着一个调味品品牌的广告衫,下摆处已经布满了坑洞,看不出颜色。而不过46岁的他,头发已经花白。他说来深圳十几年,近10年都在同一家工厂承包清洁工作,因为“老板人好,我要请假都能请到,有时候请假,我老婆就去顶班也行。”大儿子8岁时,他和妻子就将其寄养到姨妈家中,“一直都没管过他,就想来深圳多赚点钱,治好小儿子的病。”

    早在6岁,王佳宏就被确诊为进行性肌营养不良症,是一组病因不明的,遗传性、进行性肌肉疾病,临床上以进行性加重的肌肉萎缩和无力为其主要特征。医学上称这种患者为“渐冰人”。

    3 希望落空 没治好病却碰上了“医托”

    在10年求医路上,王中民认为离希望最近的有两次。一次是2004年,他走遍了深圳的大小医院,有人指点他到市中医院进行针灸,“我们找了一个医生,他有中国最高的学历,专门研究我儿子这个病的。”王中民到处打电话找亲戚,要他们准备钱,说儿子有救了。在中医院附近,夫妻俩租下了一个10多平方米的房子,住了半年,每周5天前往医院针灸,但半年之后,效果仍然不明显。另一次是2008年,他筹集了两万多元钱让儿子在广州一家医院动骨科手术,希望解决王佳宏足部侧翻的问题,让他能站起来。但手术对王佳宏并未有任何效果,至今足部的伤疤依然清晰可见。

    在求医路上,老实巴交的王中民还多次遇到“医托”,有一次就从广州南方医院出来,被骗到一家小诊所,买了3000多元的中药。“那些药我都熬给儿子吃了,我第二次去开药的时候,有个女的在那里大吵大闹,告诉我这家医院都靠医托骗人让患者买药,我才明白过来。”王中民说。

    愿望

    希望有老师教儿子学习

    现今,王中民每每从工厂做完清洁回来,不管多晚,都会背着儿子出门,他背的姿势也很独特,儿子的两只瘦脚被他夹在腋下,两手抓着儿子的两手。“我背习惯了,一点都不觉得他重。”

    出去的时候,遇到广告牌就停下来,文化水平不高的王中民开始教儿子认字。“他智力一点问题都没有,有时候走的路路牌他都记得,还给我指路,他也认识很多字。”王中民遗憾地说,因为他们夫妻俩文化水平都不高,有时候儿子看新闻,问起一些东西,他们也不懂。他认为儿子智力这么好,就身体退化了,治愈应该还有希望,希望儿子能有个家教来教教他,学点东西。

    王中民动情地回忆起2004年的那次治病经历。当时,他充满信心,儿子也充满了信心。他曾问起儿子想如果病好了准备做什么,王佳宏说他想上学。王佳宏甚至还做好了一个完整的计划。“我儿子说,他如果好了,就用3年时间读完小学,用两年时间读完初中,再用两年时间读高中,然后考大学。我问他,如果考不上大学,那去学个理发行不?有份手艺养活自己也行,他说不行,要上学。”说起这些,夫妻俩的眼里都含满了泪水。

    亲爱的读者,如果您能帮助这对苦难的夫妻,帮助这个苦难的孩子,请您联系深圳晚报热线电话83929999。

    怀大爱心,做小事情。深圳晚报2012年推出“小心愿·微慈善”系列关爱活动,为困难家庭和爱心市民搭建平台——说出您的小小心愿,让我帮你来实现。同时,真诚邀请爱心市民和企业加入,让您的举手之劳,温暖鹏城。

    联系方式

    爱心电话:83929999、13510001000

    新浪微博:@深圳晚报、@晚报捎话

    邮箱:baoliao@126.com

    QQ:800088008

    户名:深圳市关爱行动公益基金会

    账号:755917340410202

    开户行:招商银行深圳上步支行

    (善款请备注“捐助王佳宏”)

编辑:梁硕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