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容管理|投诉        

关爱行动中涌现出大批品牌项目

2011-12-26  来源:深圳特区报  【字号:  

作为2011年“感动中国”人物评选中仅有的两个候选团队之一,募师支教志愿者团队在榜单上甫一露面,就引起了不少关注。这个从深圳出发,将关爱洒向边远山区的团队,如今又迈向了全国最具影响力的爱心舞台,关爱行动的辐射力,也由此站上了更高的支点。

募师支教行动,正是关爱行动八年来涌现出的诸多爱心项目中的一项。“燃料行动”、“妈妈食堂”、“爱心小书桌”、“幸福人生大讲堂”……每年如期而至的这一个个品牌项目,为关爱行动勾画出了清晰的轮廓,而一批不断创新、覆盖广泛的爱心品牌,也点亮着深圳广大爱心市民的关爱热情。

全社会参与,放大爱心辐射圈

关爱行动开展8年,每年都举办了数百至千余项活动,其中涌现出的品牌项目更是数不胜数。

对于困难群体而言,“温暖年夜饭”等行动,为每一年的开春带来了阵阵暖流。全市百余户特困家庭,每年都会收到“温暖年夜饭”活动带来的年夜饭大礼篮和温馨祝福,度过一个暖意洋洋的新春佳节。

对于普通的深圳市民而言,每年数十场的“幸福人生大讲堂”,则是一锅温暖的“心灵鸡汤”。至今,“幸福人生大讲堂”已深入社区、厂区、校区开展了200多场公益讲座,参与人数近5万人次。

而在深圳之外。在深圳爱心企业捐建的爱心食堂里,陇南山区的孩子吃上热腾腾的饭菜,贵州、江西等地的山区校舍中,孩子们坐上了来自深圳的“爱心小书桌”,而河源的贫困学生与深圳家庭结对帮扶,“募师支教”更将深圳年轻人的爱心远播到西部山区。

在一个个覆盖全社会各个人群的关爱品牌项目中,足以令人感受到:慈善并非仅仅社会成功人士与弱势群体之间的对话,在这个慈善体系中,每个人都不应缺席。

创新式慈善,诠释关爱新内涵

在不少人的固有观念中,慈善就是捐款,浮现在脑海中的,就是愁容满面。而在关爱行动的大部分品牌项目,为公众展现出的则是“快乐慈善”、“阳光慈善”。

无论是已成为深圳标签之一的“深圳公益项目交流展示会”,还是“社区邻里节”、“幸福人生大讲堂”等活动,展会、讲座、征文或者社区节庆的种种创新形式,都在摆脱传统慈善给予人们的刻板印象,让人们用快乐的心态和轻松的姿态去加入公益行动,打造出“创新慈善”、“时尚公益”的新面孔。

今年首次在深圳建立的公益事业发展平台——“公益深交会”,很快成为了关爱行动的一张新名片。在这场展会中,全国超过160家社会组织、非公募基金及企业参展,这个“中国公益资源供求双方开放、高效的沟通平台”,张开了一张公益项目与组织的对接网络,令三成参展组织在现场就达成了合作意向。

已举行两届的“公益创意大赛”,则首次采用了公益慈善创投方式,吸纳社会资源与优秀项目对接,并为公益组织提供能力建设。此次创意大赛,使一批运作成熟、有创新性的社会组织脱颖而出,在教育、文化、卫生、环境保护领域推出了一批崭新的公益品牌项目。

不仅如此,在“为爱奔跑”、明星物品慈善拍卖、社区邻里节等活动中,公益与体育、娱乐、创投等在此有了相结合的新模式,并推动着社会公益的时尚化。在快乐中进行慈善,在收获中付出关爱。

发动新生代,传递爱心接力棒

前个周末,五洲宾馆的深圳厅暖意融融。在这里举行的中国留学生爱心助学慈善拍卖会上,不少热心市民纷纷慷慨解囊,购置义卖的各种商品,而北京人民大会堂贵宾厅国宝级巨幅画作《长城》的作者、画家陈云生更是连续两年捐出了自己的作品,而拍卖筹集的善款将全部用于爱心助学计划。

从2007年开始启动的中国留学生爱心助学计划,是关爱行动重点项目“大学生公益实习、实践计划”的一部分,每年的这一计划,都会吸引一大批大学生的参与。发动“90后”参与公益项目,也是关爱行动的独特之处——让年轻人挑起大梁,用自己的行动担负起社会责任,更在其中培养鹏城未来的公益人才。

可以看到,“募师支教”群体全都是年轻人,最年轻的仅有17岁,而“寻找爱的足迹、讲述爱的故事”活动,更是将目光投向了深港澳的少年儿童,用他们的征文、绘画及诗文朗诵来传递关爱。越来越多的年轻人加入关爱行动的行列,也有越来越多的关爱品牌针对年轻人而开展,这根关爱行动的接力棒,也在全社会各个人群温暖的体温中,薪火相传。

编辑:ang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