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容管理|投诉        

新闻心说第四期(下)

2009-11-26  来源:大旗网  【字号:  



 

父母要怎样对孩子进行性知识教育?

2009年11月4日,深圳新闻网报导了这样一则新闻:《 澳洲中国留学生堕胎率惊人,缺乏性知识引起了政府关注》。澳大利亚阿德雷德大学的一项研究发现,在妇幼保健医院接受人工流产的患者中高达三分之一是来自海外的国际留学生,而且其中绝大部分是中国留学生。这些留学生来到澳洲之后,由于缺乏父母的监管,性生活越来越活跃,但他们的性知识却十分贫乏,甚至根本不知道应该如何避孕。

孩子缺乏性知识,家长有很大的责任。大部分家长都只关心孩子的衣食住行,学习身体等等,甚至于对心理健康也开始重视起来,但是对于性知识,很多家长还是觉得难以启齿。关于青少年获取性知识的途径,有一项调查表明:来自同学朋友的占 63%,来自电脑网络占40%,而来自父母的只有19%。

孩子健康成长过程中,一个重要的环节就是了解自己的身体。当孩子对此产生疑问和好奇心的时候,如果家长不能为孩子提供一些有效的信息,解答他们的疑惑,他们就只能通过其它途径寻求答案,如向身边的伙伴,上网甚至看黄色光盘等等,如果接受了不健康的性知识,产生不健康的性联想,甚至影响将来的性生活和性取向。

事实上从孩子一出生,他的性心理就开始发展了。孩子2岁左右,开始有了“自我”概念,这时候家长们应该让孩子知道自己的性别,比如教宝宝介绍自己:我是一个男孩子。3-6岁的孩子,会通过观察发现男人和女人的差异。这个年龄段的孩子也会开始好奇自己是从哪里来的。这个时候可以简单地告诉孩子生命的起源。童话大王郑渊洁,在他儿子5岁时,用一根香蕉和一个面包圈,非常认真地跟儿子讲解生命的起源。家长坦然面对这个问题,就可以让孩子也坦然地接受这些信息,这就是早期的性知识教育。

12以后,性心理发展表现为开始关注异性,在青春期,孩子性器官发育速度直线上升,出现第二性征,同时出现性好奇,也有了接近异性的欲望,但是由于环境和舆论的限制,这种朦胧的好奇心和欲望不得不被压抑,所以青春期的孩子往往处于莫名的烦躁与不安之中。青春期是童年到成年的过渡期,是否能健康地过渡,对成年期有重要影响。身体因素只是显示青少年外部特征的基础,但是一个人所处的社会如何对待这些身体变化,决定着这种过渡的性质。而父母正是传递健康性知识的重要渠道。由于缺乏性知识,当男孩开始遗精、女孩开始月经来潮时,他们会不知所措。父母要用适当的方式提前告诉孩子相关知识,使他们认识到这是人正常的发育现象,消除他们的神秘、好奇、不安和恐惧感。我的一位朋友在孩子12岁时,她买了一本韩国作家的动漫百科全书《青春期Why?》,孩子特别喜欢看这本书,看漫画的同时就知道了许多性知识。所以当孩子开始出现青春期的躁动,家长不能大惊小怪、或不闻不问,要积极面对,正确指导,帮助他们顺利度过性萌动期。

父母和孩子在性知识方面的沟通程度,也会影响孩子在出现不良后果时的处理方式。有一项调查显示,在婚前怀孕的青少年中,有31%的女孩“去私人诊所和药店买药流产”,有30%的女孩“与男友/好朋友商量”,仅有18%的女孩会“告诉父母”。青少年身体发育成熟了,但是心智却没有成熟,应对问题的能力有限,很容易因为缺乏性知识而误食禁果,如果处理不当,将会造成很多无法挽回的后果,如传染性病、艾滋病、女孩子宫受损以后无法再生育等等。艾滋病防治大使濮存昕,曾在女儿出国留学前一晚,在她的行李箱里放了一盒安全套。教育孩子如何进行安全的性行为,怎么在性关系中保护自己,如正确避孕、预防艾滋病等,也是性知识教育的一个重要内容。

当家长对于性知识有了正确的态度,对孩子有了正确的引导,孩子们将会懂得如何保护自己。


编辑:王丹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