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容管理|投诉        

新闻心说第四期(上)

2009-11-26  来源:  【字号:  



 

“网购瘾”是强迫症吗?

《深圳晚报》10月12日报道,随着网络交易的普及,不少网友有了网上购物的习惯,因为网购的东西比较便宜,久而久之,不少网友都有了“网购瘾”,每天不点击鼠标买点东西就不自在,象这种购物成瘾,到底算不算强迫症呢?

如果一個人不停的在网上购物,虽然花了很多钱,而他却非常享受這個过程,內心没有任何矛盾与冲突,这种人只能算购物狂,不能算“强迫症”。但如果在他购物过程中,一方面他觉得没必要购买某些物品,但却控制不住地要下单,内心总是存在着冲突与矛盾,并且导致他非常痛苦,这种人就可能是强迫症。

比如有个朋友就有“网购瘾”,有一次三天就花了一万多元钱,全部是便宜的小东西,她说很享受买到便宜东西的那种感觉。后来被老公把卡给剪掉,不能网购了,现在就只是看看,不再买东西了。但是她也没有为此感到痛苦,这种就不是强迫症。

简单说,具有强迫观念或者强迫行为的人,或者两种都有,就被认为是强迫症。强迫观念就是一种想法,它不断地侵入一个人的意识。这个人会发现这个想法令他痛苦,而且是不恰当的,他努力地去压制它,但它总是不断再次出现。

我们很多人都会有这种体验,一首歌会一直在脑海中回想,上班的时候,脑子里面会一遍又一遍地想自己在上班之前是否喂了宠物狗狗等等。一般人在这些想法过去之后,又能继续自己的工作。但是,强迫观念是不会过去的。尽管人们试图压抑这种观念,但它们还是会一天又一天地再次发生。

强迫行为是对强迫观念的反应,强迫观念会带来恐惧和焦虑,为了驱赶这些恐惧和焦虑,人们就会去做一些徒劳的举动,比如固定仪式(如多次反复洗手、检查、抹擦等),或者是心理活动(如数数,祈祷或默默重复某个词语)。

有个朋友,几个月前生了一次病,医生交代说不要让肚子着凉。六七月大热天,他在家光膀子,没有穿上衣,洗手时溅了一些水珠到肚皮上,他想着医生的话,就要拿纸巾把水珠擦干,以后每次洗手都会做这件事。生病之前,他从来就不会想到要做这种事情。这种行为不算强迫行为,这只是一种轻微的强迫症状。在生活中,很多人身上都可以找到一些强迫性行为习惯,但是不能说他是“强迫症”。正常人和病患之间主要的区别在于程度。比如一个人出门时,习惯性地检查门是否锁上了,这本身并不奇怪,但是,如果他在上班的路上,一次又一次地返回去,去检查自己是否关了门,甚至要把门打开后再重新锁上,而且他的内心还有强烈的强迫和反强迫的冲突,这就是强迫行为。强迫行为如果反复出现,而且症状持续至少3个月,社会功能受损,严重影响工作和学习、生活等,那就是强迫症了。

相对于强迫症,强迫型人格的危害程度要小得多。对于强迫型人格的人来说,那些强迫观念与强迫行为更象是怪癖或者特异的行为,而且他们并不想改变这种行为。对于爱清洁的强迫型人格,从事清洁活动对他们可能是一种享受,他们会认为:“如果每个人都象我这样大力清洁,家里的卫生就会好多了!”对于强迫症患者来说,强迫行为只能带来痛苦,没有任何快感。当他们不得不用吸尘器打扫20次甚至更多次以后,他们会觉得自己的行为很荒谬,并且为此感到尴尬和羞耻。

如果我们已经或多或少有一些强迫观念和强迫行为,那么首先要知道自己的强迫症状的程度。程度轻的,可以自己适当地调节。最重要的,是将注意力集中在心理和身体的行动上,必然会感觉有所改善。程度重到已经是强迫症的,则需要寻求专业人士的帮助。

附:深圳市关爱协会“心灵援助中心”,免费提供专业的心理咨询服务。地址:莲花北村59栋地下,热线电话:83069595

编辑:王丹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