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列表

那些山里的事,想起就感动

2009-01-07  来源: 深圳特区报  【字号:  

  李 红 万红金 管亚东

支教老师相聚一起畅谈支教感受。

灾区的帐篷学校。

山里的孩子自己做饭。(图片由支教老师提供)

 

虽然面临困难,灾区的孩子们依然保持乐观。

  陇南的大山里,留下支教老师们的无限深情。

  (本版图片除署名外,均为本报记者陈锡明摄)

  昨天,部分赴甘肃陇南支教、刚刚返回深圳的支教老师,在“募师支教”恳谈会上畅谈近半年的支教经历,讲述自己的支教故事和内心感受。首批“募师支教”志愿者、曾入选2006年感动中国候选人榜的李樱樱,连续多次参加“募师支教”、五进贵州山区的“80后”女孩孙影,也特地赶来参加恳谈会。

  2008年8月底,由深圳商报、深圳关爱办、深圳慈善会和许凌峰“募师支教爱心联盟”共同发起,深圳中航集团出资200万元参与的第六批“募师支教”行动从深圳出发,80名支教老师分赴深圳市对口支援的地震灾区甘肃陇南文县、康县,以及江西井冈山和安义县,开始一个学年的支教生活。近半年来,老师们在甘肃陇南地震灾区,在井冈山、安义的大山深处,默默播撒着知识和爱的火种,经受了大山的考验,也赢得了人们的广泛赞誉。据了解,目前赴甘肃陇南支教的老师们已完成本学期的教学任务,陆续放假返深。而在江西井冈山和安义县支教的20名老师则要坚持到本月中旬才放寒假。

  1

  那一刻,他们感动得流泪了

  来自广东梅州的陈永胜刚大学毕业就前往陇南地震灾区支教,他与另一名支教老师陈望密被分配在康县望关小学教书,该校距县城35公里,有280名学生、20多名老师、3名代课老师。

  “那里的家庭很贫苦,孩子们的学习和生活遇到很多困难。”这里许多孩子的家离学校有两三个小时的路程,翻山越岭。孩子们每天早上从家里带来馍馍,中午上完课后简单吃一下,日复一日、年复一年。

  陈望密告诉记者,他带小学六年级的数学、科学和体育,开学后,他去班上部分孩子家家访,每次都要跟着孩子们一起走那长长的山路,晚上赶不回来,就在学生的家里留宿,第二天再回学校。刚开始不习惯,第一次家访回校后,浑身都酸疼酸疼的,几天时间才恢复过来。

  有一次,陈望密和陈永胜在双休日结伴去乱山石村家访,那个村有10多名学生。他们一大早出发,经过2个多小时的跋涉才抵达乱山石村。学生们看到老师来了,都争着抢着把陈望密和陈永胜往家里拉,并一个劲地让父母亲、爷爷奶奶拿出家里最好吃的东西款待老师。10多个学生一整天都围着陈望密和陈永胜转,他们走到哪一家,孩子们就跟到哪家。

  “那天离开乱山石村时已是傍晚,10多名孩子送我们走了很远很远,最后在一处山峰才停下,一直目送我们。差不多1个小时后,我们走到山脚下时,回头还能看见打着手电筒的孩子们站在山头,不时地呼喊:‘老师再见,欢迎再来!’当时大山里很安静,呼喊声一直在山谷回荡。”陈望密和陈永胜告诉记者,那一刻,他们感动得泪流满面。

  2

  生病后感受到家的温暖

  在康县支教的几个月里,林朝阳收获了太多的感动,而一次生病的经历留给她至深的印象。林朝阳讲述起那段生病经历,眼含感动的泪花。

  甘肃陇南的冬天非常寒冷,尽管早在一个月前就已经全付武装准备过冬,但还是难以适应严寒的气候。她不慎受冻感冒,病情严重,咳得越来越厉害。可按照教学进度,要在冰雪来临之前结束这学期课程,课程一点都不能耽误。面对一周20节课的繁重任务,她咬牙硬撑。不经意间,林朝阳发现孩子们突然变了许多,作业比以前认真了,上课更专心地听讲了。特别是看到她咳嗽难受的样子,学生们的眼神中都透出一丝丝关心。虽然山里孩子拙于表达,但林朝阳看得出,孩子们很担心、很牵挂她。

  林朝阳说,她生病后,学生张兴龙给她带来一瓶蜂蜜,他爷爷是养蜂的;张斌给了她一块馍馍,那是他妈妈在县城给他买回来的;张妹在日记里写道:老师生病了,大家真怕老师回去不来了;她六年级的哥哥给她写了封信,说:“林老师,你从深圳来到这里又冷又苦,你受委屈了吧。听说你还没见过雪,今年就在我们这里过冬看雪吧,到我家来过年。”林朝阳动情地说:“那次生病,让我感受到了温暖,很温馨、很难忘!”

  3

  学生们的依赖和信任最感人

  程建华老师所在的康县二中在地震中倒了两栋宿舍楼,2栋教学楼却奇迹般地没倒。但由于余震不断,出于安全考虑,教学活动都在操场上搭起的板房中进行。虽然只教初一学生半个学期,可他却让孩子们喜爱上了数学这门枯燥的课。

  “来这里刚一个月的时候,有一次我背着包到校外找澡堂洗澡,走了一段路,突然班上两名学生气喘吁吁地从后面跑来,问我是不是要走。听我说只是洗澡后,两个学生长出了一口气。孩子们的信任和喜欢,让我第一次有了深深的幸福感。”程建华说,这让他更坚定了要把课上好的决心。

  初一班有个15岁的孩子叫龙飞,期中考试,150分的题目他只考了27分。程建华不断鼓励他,让这个不喜欢数学的孩子终于对数学有了兴趣,开始主动学习。这次期末考试,他得了61分,虽然仍算不及格,可他的进步却让他和家人都有了信心。

  一个学期很快过去了,程建华带的班级在6个初一年级班里,取得了第二名的成绩。

  4

  山里娃激励他克服生活困难

  “有一天凌晨6点多发生较大余震,大家穿着内衣裤就逃到了屋外,这样的情况这个学期就有四五次。”到周家坝支教的何伦春告诉记者,在陇南支教的日子里,自己对余震已习惯了。那里的条件很艰苦,但是那里的孩子们却时刻激励着他克服生活困难,坚定他支教的决心与信心。

  让何老师印象最深的是全校1000多个孩子的吃饭问题。由于学校食堂只能满足几十个老师吃饭,中午下课后,所有孩子们都开始自己“做饭”。不少孩子点上煤油炉,放上油、辣椒把从家里带来的食物炒一炒,最后放点青菜。年纪小的孩子,会从家里背来很多大馒头,下课后把馒头切成丁,与菜一起炒着来吃。何老师支教期间,甘肃一位副省长到学校视察,看到这样的情景,眼泪都流下来了,嘱咐学校和当地政府,一定要解决孩子们的吃饭问题。

  何伦春说,他是广西人,不习惯吃面食,刚去时一吃就拉肚子,是学生们激励他克服困难。学生们的基础十分差,初一后半学期平均分只有43分,到初二上半学期,平均分达到59分,他期望下学期能让孩子们的成绩进一步提高。

  5

  早上刷牙要破冰取水

  豆坝附中在平均海拔2300多米山顶,最高的地方海拔达3000米,黄光华就是在这里支教。第一次支教的他很庆幸有两个前辈陪着,一位是参加了6次支教的黄新德,一位是上届的支教老师黄迎春。

  “放寒假前已下了3场雪。刷牙时,要敲破冰才能取到水,晚上睡觉经常会冻醒,鼻子呼出的气息早在被子上结成薄冰。”黄光华说,他为孩子们教授历史、地理,这些课程在初中不被重视,自从支教老师来了后,孩子们开始对这些课程重视起来。为发挥更大作用,黄光华课余主动找来几个初三孩子,辅导他们英语、数学、物理等课程,并从学习方法上来帮助他们。

  6

  给孩子们补课春节不回家

  在文县支教的计敏、袁新宇、曾鸽、吴启长4名老师,春节将在寒冷的灾区度过,他们将在当地义务给孩子们补习功课。

  记者昨日电话采访了计敏,她告诉记者,文县现在非常寒冷,在宿舍和办公室,必须围着炉子取暖。最近很多好朋友问计敏:“学校都放假了,你为什么还不回家?”她告诉记者,她实在不知道该怎样去回答。

  计敏说,她也很想念爷爷、爸爸妈妈,可她也放不下班级里的孩子。去年9月到文县中寨教初中后,她慢慢爱上了这里,尤其是班里的那群可爱孩子。学校给她安排一个班的英语课,她想一定要把他们的成绩带上去。一次次考试后,孩子们的成绩并不理想,计敏就一次次鼓励孩子们。期末考试时,全班47人,及格的只有8人。全校七个班都是这种情况,这不能怪孩子们。这里的孩子初一才学习英语,有些内容,孩子们现在还接受不了。

  这样的考试结果让计敏冒出一个想法:寒假不回家,给孩子们义务补课20天。与她一起支教的曾鸽是教他们班的语文老师,曾老师和计敏一样,也想利用考完试的两天时去县城给孩子们找些学习资料书。最近几天,两位支教老师已经开始给孩子们补习,虽然春节不能回家和父母团聚,但看着孩子们认真学习,两人觉得很值。

  7

  牵线搭桥为当地建小学

  连续多次参加“募师支教”、五进贵州山区的“80后”女孩孙影,也从贵州赶回深圳,参加了昨天的“募师支教”恳谈会。

  据了解,孙影目前在贵州大水乡支教,利用业余时间,她走访了贵州许多学校,深入当地了解学校校舍情况。2008年6月,经过她的呼吁,深圳爱心人士在贵州大水鞍山建立了鞍山希望小学。近日,在她和热心人士的呼吁下,又一所希望学校——深惠茶友希望小学在大水乡兴田村正式奠基,建成后将有70多名学生搬近新教学楼。此外,北京、上海、深圳的热心人士还在当地捐书建图书馆。

编辑: 王丹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