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列表

《小时代》惊动了“人民”

2013-07-16  来源:深圳晚报  【字号:  

  由青春文学作家郭敬明编剧、导演的电影《小时代》,上映16天进账4.53亿,不仅开创了“粉丝电影”新类型,更是因此引起了诸多社会话题。7月15日凌晨两点,郭敬明在微博发布了《小时代2:青木时代》的女性角色海报,再次为8月9日公映的《青木时代》进行宣传。无巧不成书,就在同日,《人民日报》在报刊24版“文艺评论”发表评论称“不能无条件纵容《小时代2》《小时代3》的出现”,并将该文链接发表于官方微博上。该评论一出,将原本就处于舆论中心的《小时代》推上了风口浪尖,网友纷纷转发戏称《小时代》“烂得惊动了人民”。

  批《小时代》物质主义

  《人民日报》的该篇评论,首先以毫不留情的口吻批判《小时代》打着“青春”的旗号吸引盲目的青少年受众,“幼稚和单纯、热情和盲目、生动和做作,是青春文艺的双面胶”,并指出“小时代让很多人看到了青春之外的东西,产生无法摆脱的不安。”

  其次,该评论又狠狠地指责了《小时代》所阐述的拜金主义:“电影《小时代》以及主创者接受采访时的胸臆直白,无比真切地表达了思想解放、物质财富迅速积累之后,个人主义和消费主义的虎视眈眈和一往无前的力量”、“今天,充斥耳目的如果都是《小时代》们,或者因为票房有利可图,就无条件地纵容《小时代2》、《小时代3》的出现,物质主义和消费主义引导社会思潮,小时代、小世界、小格局遮蔽甚至替代大时代、大世界、大格局,个人或者小团体的资本运作或许成功了,但是一个时代的人文建设和传播却失控了。”

  矛头直指郭敬明

  评论甚至直接将矛头指向了《小时代》的作者,电影的导演兼编剧郭敬明,讽刺他已经丧失了一名作家的社会责任心:“文艺创作实践是个体性行为,文艺创作的功能却具有公共性,文艺创作无视大的人群,无视创作底色的世界性、历史性和社会性,是对作家、艺术家自身职责的放弃,也是对时代、历史的伤害和不公道。”“……普通人或可目光和目标向下倾,作家和艺术家不能不为时代唱大风。作为先知先觉的人群,作家和艺术家要有勇气、有才华,更要有情怀、有格调。沽名钓誉、追名逐利者请出列,浑浑噩噩、碌碌无为者也请走开。”

  如此辛辣的笔调,不得不说是给如今风头正劲的《小时代》狠狠地泼了一大盆冷水。

  小伙伴们都惊呆了

  不知是不是被《人民日报》批驳得哑口无言,截止记者发稿时,一向伶牙俐齿的“小四”也没有公开对此文章发表任何评论;而微博上对此事的讨论早已是热火朝天。

  有网友扒出了郭敬明于2012年9月9日发表的称自己为“中国脑残粉”、“每次看奥运听见国歌就眼红哽咽的人”那条微博,并笑称由此事看来,小四对祖国的爱恋为“落花有意,流水无情”、“单恋的虐感”、“爱国为最深沉的单相思”。

  大部分网友都对《人民日报》的观点表示赞同,多数转发称早对于《小时代》内的浓厚的拜金主义看不过眼,认为要“坚持党的正确领导”。但也有些网友认为,政府应当把更多的注意力投放于民生问题上,而不是关注于民众的观影口味。

编辑:梁硕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