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列表

【明辨是非】垃圾分类是个系统工程 没有捷径

2013-07-09  来源:晶报  【字号:  

  作为建设部的垃圾分类八个试点城市之一,深圳从2000年起开始尝试垃圾分类,10多年过去垃圾分类成效并不明显,有时还在原地调头。

  笔者对垃圾分类的了解,是从2001年开始,那时刚到深圳,美丽的深南大道设置了整齐的是分类垃圾桶。可是几年以后,这些分类垃圾桶又合二为一,重新回归到一个大桶,让我纳闷良久。

  作为小区居民,我们都很自觉地将垃圾按可回收和不可回收放入垃圾桶,但是经常看到我们的清洁工拿出一个大大的黑色垃圾袋,将可回收与不可回收的垃圾统统倒入其中,让大家颇为无奈。

  为了尽一个普通深圳居民垃圾分类的义务,我开始在家中做好垃圾分类:报纸、塑料、铁块归类放筐,一个月再叫楼下的废品收购人员上楼,让他们也来承担一份垃圾回收与循环利用的工作。这些分类的“垃圾”换来的纸钞,除了购买每个月的垃圾袋费用外,还略有盈余,此后更乐此不疲,但是对于每天不断产生的厨余垃圾,我却一筹莫展。

  随着人口的剧增,“垃圾围城”现象日益严峻。2012年6月份,深圳垃圾产生量已达14400吨/日,比上一年增幅接近10%。按此增长趋势,预计2015年可能突破17800吨/日。

  为了化解“垃圾围城”困境,深圳也进行了垃圾分类的诸多尝试与措施,设立了垃圾分类组织机构、及时配置收集容器、完善收运体系、加大宣传培训力度,但都收效甚微。

  作为深圳市最大的居民小区之一,梅林一村从1998年第一期入伙以后,就开始实行垃圾分类管理,这一做法在当时比较超前。3年过后,由于资金原因、垃圾处理设备难以跟上需求,再加之居民配合力度不够,最后垃圾分类一事不了了之。

  对于垃圾分类实施效果不明显,有人认为是市民垃圾分类意识不高、垃圾分类的机制不完善、政府没有及时有效解决垃圾分类运输、垃圾处理设备不完善,等等。但是,垃圾分类是一个系统工程,涉及分类收集、垃圾分拣、分类利用和分类处置等多个方面,任何一个环节的缺失都会导致整个系统的失败。而我们在解决问题的时候,总是盯着一环而缺乏全局观。用“头疼医头、脚疼医脚”的治疗方案,显然无法治愈一个“重病患者”。

  随着广州垃圾分类步伐提速,深圳对生活垃圾的强化处理管理也开始发力,日前成立的垃圾分类管理分类中心,将全面推行“定时定点相对集中投放”的垃圾投放方式。深圳今后还将借鉴台湾台北、新北两市的做法,研究制订垃圾费随袋征收试点方案。

  可是,个人以为,这个捷径未必有效,处理不当还有可能会产生“东施效颦”的后果。首先,台北已在立法上确保了强制分类,垃圾随袋计量,多产生垃圾多缴费,少产生少缴费,垃圾不分类就多缴费。台北还有几百名专门监督垃圾分类的便衣执法者,把垃圾分类和经济效益、激励机制挂钩。

  深圳外来人口比较多且流动性较强,如果参照台北等地的“按袋计量”的收费方式,一旦租住者搬离深圳,其产生留下的旧垃圾应该如何处理?让新的租户、住客去买单,显然不大合适。另外,在社会诚信度不高时,再多的垃圾分类监督执法者也有可能会忙不过来。如果强行推广,到时可能会出现“垃圾遍野”的“盛况”——不排除有市民会趁夜晚到外面偷偷丢弃垃圾。

  垃圾分类是一个系统的工程,深圳不妨先对试点社区进行自我完善与创新,在此基础上,再结合深圳自身的特点,来制定更合理的操作方式,才能从根本上避免重蹈覆辙的风险。

编辑:梁硕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