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列表

【吾见如是】打开眼界 转识成智

2013-07-04  来源:晶报  【字号:  

  眼见为实,是人的经验教条。

  我们习惯了头顶青天、脚踏实地,可是环境条件改变而出现的情况,人很难想象得来。

  宇航员告诉我们,在太空中生活,无所谓方位,无论头朝哪个方向,自身感觉都是一样。不久前,宇航员在太空失重环境讲授的实验课,颠覆了地球人的习惯认知,几千万学生看了后,“哇”声一片:世界原来可以这样。

  眼见不为实。小时候我就上过眼睛的当,险些丢了小命。

  那时候河水清澈,有一次到河里游泳,看上去水不深,我便一个猛子扎下去,不料水深没顶,差点上不了岸。后来我才明白,这是光折射引起的视觉误差,水的实际深度要比眼见估计的深。

  眼睛没看见的不一定不存在。冯梦龙在《三言两拍》中,就调侃了一段“苏轼黄州菊花误”的故事。

  苏轼平时看到的菊花,都是只会枯萎,不会落瓣的。没想到在被贬地黄州,他看到一种菊花,重阳时节,满地落英。这时想起给当朝宰相王安石续写咏菊诗的往事,苏轼不禁仰天长叹:“菊花误我!”

  眼睛往往又会视而不见。日前我在眼科医院看到一位病人质问医生:“我割了白内障,为何还看不见?”医生耐心解释道:“你的视神经萎缩,所以摘除白内障后,视力还是不好,没办法。”

  视觉成像原理是物体发射或反射而来的光,穿过瞳孔和晶状体,投影于视网膜上,再由视觉神经传送到大脑。人的视觉活动涉及到一系列的物理、生理和心理问题。

  人眼通心眼,故有“眼不见心不烦”一说。老子讲“五色使人目盲”,就是提醒人们在缤纷的世相面前,不要心旌摇曳,迷失方向。

  “情人眼里出西施”这句话,说明了人的内心意识直接操纵着视觉器官。是不是“西施”,眼睛决定不了,由心说了算。“眼睛容不下沙子”这句双关语,指的就是一个人的偏执狭隘心理,是在讲心。

  看见的只是看不见的投影。外在的一切都是内心世界的投影,我们的外表、举止谈吐,就是内在素养的外化形式。同样的事情,一样的风景,不一样的只是看风景的心情。心若喜悦,阳光灿烂;心若忧伤,光芒扎眼。审美审丑,快乐与否,皆由心生。

  眼睛需要借日、月、灯等种种外光而明,如果不借他光,昏蒙暗昧,眼睛无法视物。我们的肉眼也无法内视,不能看清自我。所以说,人的视觉有局限,必须打开眼界。

  人贵有自知之明,自知之明来自慧眼观照、心眼发明,通过自觉内省而得。明白人不心猿意马、东张西望,不执着知觉,不被外界牵扯转动而住色生心,他们不是向外追逐世界,更多的是向内寻求心灵,转识成智。

  有自知之明,从良知出发,人就高贵了。

  吾见如是

编辑:梁硕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