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列表

那些往事,那些历史回声

2013-07-01  来源:晶报  【字号:  

  4月6日,晶报“图谋真相”报道了重庆沙坪公园内红卫兵墓园情况,这次我们来看看四川安仁古镇的建川博物馆的“红色年代”馆,感受当年“祖国江山一片红”的狂潮。该馆收藏的是新中国成立至改革开放初期的文物,分为:红色年代像章、印章、座钟陈列馆和红色年代生活用品陈列馆。

博物馆外。

  像章

  红色年代像章、印章、座钟陈列馆占地3873平方米,建筑面积1200平方米,馆外,红围墙上用黑砖砌成标语“革命无罪,造反有理”。展馆门口,巨大的白色毛泽东像在高高台基上注视着将要发生的一切。人们拾级而上是去参观,但更像去朝拜,进门一排排一列列鲜亮的毛主席像章映入眼眶,一幅巨大照片挂在中间,照片上的解放军战士正在声泪俱下地向旁人表示对领袖的无限忠心,他手拿红宝书,军服上别满了毛主席像章。

建川博物馆“红色年代”馆的外部。

  馆里收藏和展出的主席像章大大小小,各式各样,数不尽数,据馆内解说员讲解,当年在全国共制作生产出毛主席像章有80多亿枚,不但数量多,品种也多,而且工艺水平高,普及面极广,这在世界的徽章史上,也是独一无二的。

  进入展览大厅,有一面墙上悬挂着四个巨大的、用无数个小型毛主席像章镶嵌成的毛泽东像,分别题为“春夏秋冬”,“春”为青年时代毛泽东,“夏”为延安时期的戴军帽的毛泽东,“秋”为建国后的毛泽东,“冬”为“文革”时期的毛泽东。

  像章陈列厅分左右两列,左边陈列的是各类群众组织的像章,右边是套章。1966年中共中央发出“5·16通知”后,全国各地、各种政治派别的造反派组织纷纷成立。各群众组织都为自己量身定做了毛主席像章。

  另一个展厅里是一群塑像,由“工农兵”以及全国各民族人民组成,他们怀抱着毛泽东像,高唱着革命歌曲《我们走在大路上》。

  印章

  下到一楼是“印章”陈列厅。当时,在“造反有理”口号的鼓动下,各地群众组织了形形色色的造反派组织,人们被潮流挟裹着参加这些组织,参加就是进步、革命的标志,反之就可能成为反革命。所以各类造反派组织的公章就成为大权在握的象征。

馆内展出的各类像章。

迎接。

  在一楼展厅中央,有一个回音壁,回音壁的墙上是一圈那个时代的老照片。地面,是用铸铁翻制的462枚老印章,其中有许多是当时全国响当当的名字,有“中共中央党校无产阶级革命指挥部”印章,“上海市炮打司令部联合兵团”,“首都革命造反派总部”,“重庆革命造反军”等,最小的革命单位是“北京市海淀区马神庙中心小学红小兵总部”。

  座钟

  围绕着中心回音壁的是从博物馆收藏的上万座红色年代座钟里挑选出的448个座钟,并以这448个座钟组成了四个钟的壁龛。一格格排放,由底到天,参观者走进这里,狭窄的通道中,仰望一个个钟的壁龛,就像看到殡仪馆内的墓龛,让人有种紧迫的感觉。

钟馆像一格格墓穴,成为警世钟。

  “钟”本为计时用品,在红色年代里,虽然钟与人们生活息息相关,但有钟的家庭并不多,钟成为了衡量一个家庭是否体面、是否殷实的重器。

  参观者缓缓走过这钟的壁龛通道,来到回音壁前,听着这几百座钟发出滴答滴答走动声,在回音壁里不停响起咚咚的报时声,这是钟声,但更是警世的钟响,这钟响在回音壁里回荡,传进每个人心里,传向回音壁的天空。警世着后人不要忘记那火红疯狂的年代,所做的愚昧之事。

  红色年代生活用品陈列馆

  生活用品陈列馆占地4732平方米,馆内主要展品再现了红色年代12个生活场景,这是那个年代中国社会生活的缩影。这里有“工人之家”、“农民之家”、“士兵营房”、“干部之家”,还有“医疗站”、“广播站”、“幼儿园”、“图书馆”,还有“科研所”、“宣传队”、“供销社”和“照相馆”。

  展馆展出了大量当时实物,用大量真实图片,以当时的声音来还原当年的场景,唤醒人们最为真实的记忆。

  展馆的入口走廊,色彩由鲜红变暗,通向黑暗的高台,黑暗中有一段纪录片在反复播放,一个高音喇叭发出狂躁的呼喊:万岁!万岁!万万岁!

  展览馆中有一个钢架双人床特别惹人注目,这副钢架床床头和床尾都印有毛主席语录,床的挡架上印有毛泽东1961年2月写的《为女民兵题照》诗,在两侧护栏架还印有毛泽东语录:“你们要关心国家大事,要把无产阶级文化大革命进行到底!”而更为滑稽的是床的主人,在那个物质紧张年代里,用捡来的57个红卫兵袖标拼合在一起,缝制成一个双人床单使用。

  随着时间的流逝,红色年代的文物将默默屹立,它留给我们更多反思,悲剧将不再重演。

编辑:梁硕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