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容管理|投诉        

一条维权线爱洒“半边天”

2010-03-08 12:38  来源: 深圳特区报  【字号:  

  妇女哭着来求助,笑着离开

  维权热线开通后,受到了广大妇女朋友的欢迎,很多过去认为是家务事的,也都纷纷通过热线向我们求助。据统计,在热线开通一年期间接到的投诉求助73%以上是关于婚姻家庭类的,其中,又以非法同居、家庭暴力和离婚等问题最为突出。

  印象最深的一次,是通过维权热线联系上一个家庭妇女。她来到我面前时鼻青脸肿的,刚被丈夫打了,她哭诉说,不知道怎么做才能让丈夫不打她。我们和她一起分析,为什么丈夫会对她实施家庭暴力?经了解,原来她丈夫是做生意的,经常要应酬,很晚才回家,而她是家庭妇女,每天在家里没什么事,丈夫回家晚了就疑神疑鬼,甚至把丈夫锁在门外不让他进屋。这种情况持续了一段时间,丈夫就开始不理她,对她实施冷暴力,再后来,就直接拳脚相向了。

  了解这些情况,我们就对这个妇女进行教育。比如作为妻子,要理解丈夫,试着改变自己对丈夫不信任的态度,不要对回家的丈夫只是唠叨,而是要用心和行动去关心、感化丈夫,慢慢弥补之前造成的裂痕。经过分析和开导,这位妇女心情有了180度的转变,走的时候就破涕为笑了。她后来说:“心里卸下一块大石头,回去后,一定好好跟丈夫相处。”自那之后,夫妻俩的关系就雨过天晴了。

  还有一次,患白血病的女童张欣,没钱治病了,在沙井打工的妈妈打来了求助电话,希望得到我们帮助。我们在调查核实后,迅速向社会各界发出了倡议,发动全市基层妇女组织为她孩子捐款,最后捐了20多万元,不仅为病童治好了病,剩下的钱也留在市儿童医院,用于其他白血病孩子的救治。

  曾在全市引起重大反响的外来女劳务工徐玉华被工厂保安打致“轻伤”一案,也是通过维权热线获得市妇联的帮助。在这一案件中,市妇联多次奔走协调,最后帮助受害人获得医疗费、误工费等,并为其代理诉讼,追索民事赔偿,维护了合法权益。

  妇联维权热线,为广大妇女儿童开通了一条快速、便捷的求助通道,让他们得到了非常及时的帮助。

  维权“保护伞”撑到家门口

  从维权热线中,我们发现家庭暴力是妇女维权工作的热点和难点。从以往发生的一些家庭暴力案例来看,取证往往是最大的难题。许多妇女挨了丈夫的打骂,就是因为不能及时报案取证,令施暴的丈夫有恃无恐,得不到及时有效的制止和惩罚。因此,为了让遭遇家庭暴力的妇女儿童能够得到最及时的帮助和保护,从2002年起,我们就和公安部门联手在全市社区当中设立“家庭暴力报案点”,把维护妇女儿童权益的“保护伞”撑到了家门口。

  “家庭暴力报案点”设在社区警务室,报案点开通了家庭报案专线电话,并分别在社区分片设立若干“家庭暴力投诉信箱”。“家庭暴力报案点”在接到有关家庭暴力受害人的投诉和报案时,会做好询问和登记工作,对符合立案条件的和已经构成违法的案件及时依法处理。很快地,我市就建立了441个“家庭暴力报案点”。现在,“家庭暴力报案点”已经是覆盖全市所有社区,成为预防和制止家庭暴力的一道坚实防线。此外,南山、罗湖两区妇联还可以为受害妇女儿童开具“家庭暴力伤情鉴定”,协助公安机关加大对家庭暴力侵害案件的处理力度。

  值得关注的是,罗湖区政法委、区妇联等9个职能部门还联合成立“家庭暴力防护中心”……2006年,市妇联联合市人大、市政法委、市检察院、市法院以及公安、司法等18个部门出台了《深圳市维护妇女儿童合法权益协调小组关于预防和制止家庭暴力的意见》,对各职能部门预防和制止家庭暴力进行了更为明确的职责分工。这样,我们就为制止家庭暴力织起一张社会防控大网。

  记者点评

  从一条妇女维权热线,到通过普法宣传让妇女学会保护自己,再到建立起涵盖生活、工作乃至身心健康的社会化的维权网络,市妇联切实把对弱势妇女的关爱帮扶落到实处。

编辑: 王丹丹

   上一页   1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