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患本一家 并肩斗病魔
2010-03-01 16:25 来源: 深圳商报 【字号:大 中 小】
市第二人民医院神经内科主任韩漫夫: 医疗资源需合理使用
韩漫夫
佳兆业白衣天使关爱工程的启动说明了社会、媒体都对医务工作者的处境有了更深层次的理解,了解到我们的苦衷。我为此感到很温暖。
老师是园丁,从事的是培养祖国未来的事业;医护人员守护着人类健康,也是一项崇高的事业。理解与尊重可以让医护人员更加安心地做好自己的工作,但是现在有一些病人蛮不讲理,为了抓住医生的“小辫子”,出动录音笔和摄像机来“取证”。医生的天职就是治病救人,每个医生都希望能够为病人解除病痛,尽量做到不失误,但不可能做到零失误,尤其是一些经验不足的年轻医生,应该给他们一些成长的空间。希望媒体对医护人员的报道应该以正面为主,毕竟医护人员队伍整体上是好的。
另外,关于群众反映的“看病难、看病贵”的问题,看病贵是相对的,我刚刚出来行医的时候,看个感冒只要两三元钱,但当时医生的工资只有43元,而且医院的装备几乎就是一台X光机和几个听诊器。随着医疗科技水平的不断提高,医疗设备全面更新换代,人们的物质生活水平也大幅提高,现在还要求诊疗费停留在当年的水平是不合理的。
政府应该加大对医院的投入,如果单靠医院自己,难以降低医药费用。
患者就医存在“趋高性”,都喜欢找大医院、找名医,这个无可厚非。因此,到大医院、找名医“看病难”,怎么解决?关键是政府要出台引导政策,合理使用医疗资源。一是引导患者错峰就医,现在很多患者喜欢一大早到医院看病,每天早上8点一上班,医院各科室门前就人满为患,能不能预约就诊、分时就诊呢?二是提高社康中心的就医条件和诊疗水平,引导患者小病到社康解决。不能单纯让医生提速,现在不少公立医院医生一个小时得看十来个患者,属于超负荷运作,这样的速度再往上提,对医生、对患者都是不健康的。(张妍 彭蓓 实习生 杨少静 王珊珊)
编辑: 王丹丹
相关新闻
- 深圳第四届社区邻里节启动 邻里欢乐闹元宵(01 16:34:22)
- "寻找感动你的白衣天使"活动开始报名(01 16:25:47)
- 中山"慈善万人行"元宵起步 募集善款7000多万元(01 15:27:55)
- "佳兆业白衣天使关爱工程座谈会"26日举行(01 15:08:50)
- 元宵节市文明办、市关爱办慰问英模家属(01 15:07:5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