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容管理|投诉        

名字有个“帮”就要去帮人

2010-02-25 10:37  来源: 深圳特区报  【字号:  

范帮菊(右)在义工服务中。

  40岁的范帮菊是深圳市义工联合会快乐成长组副大组长。从2004年7月加入到2009年8月,已累计义工服务时间2210小时,近6年的义工服务生涯让她充实着、快乐着、享受着。

  敬业的职业义工

  早年从湖北来深圳工作的范帮菊,一次偶然机会在朋友的鼓励下接触到了义工工作。2004年加入义工组织后,她一口气参加了关爱探访组、快乐成长组、秘书组、环保组、养老院组、消防安全组等六个组别,只要有时间就马不停蹄奔波其中。

  几年前为了照顾刚来深读书的儿子,她辞去了工作。空闲下来的她为了让生活更加充实且有意义,便把全部的精力都投进了义工服务,并把这份工作做成了“职业”。她每天早上八点准时“上班”,晚上五点“下班”,一周六天“工作”在儿童医院康复中心,周末又奔向其他组别,从不给自己放假的她是义工朋友们公认的“敬业者”、“有点疯狂的义工”。

  脑瘫患儿称她“小范阿姨”

  2006年1月市儿童医院康复中心成立,3月作为第一批志愿者范帮菊随其他义工一起进驻。渐渐地她在孩子当中得到了“认可”,有的孩子会指定她帮助自己做康复操,有的孩子每天会早早来充满微笑地先叫一声“小范阿姨”。

  当看到曾经只能躺着的孩子,在多年的帮助训练下可以坐起来时;当感觉到依偎在她怀里的孩子不停亲吻她脸颊时,她的心彻底被融化了。几年如一日的辛苦付出都获得了最有价值的回报,这种特别的满足感和成就感激励着她在这条路上坚持着。

  这样的认可更来自患儿家长,严格遵守义工条例的范帮菊从不向任何家长询问患儿病情,但愿意把她当成“知心大姐”的患儿家长,却喜欢找她倾诉自己的苦恼和无奈。而每当此时她都会用心去做一个倾听者,并与他们聊天谈心,交流内心深处的人生体会,感同身受地进行劝导,给他们坚持下去的希望。

  全家总动员做义工

  也许是一种冥冥之中的注定,与范帮菊同辈的兄弟姊妹名字当中都有一个“帮”字。这个带有给予他人友爱的字眼,赋予了他们全家一颗充满爱的心。

  在她的带动下,她17岁的儿子已做了三年义工,并获得了深圳市“五星级义工”称号。也是在她的带动下,她姐姐范帮华在工作之余加入了义工的队伍,曾经不畏辛劳地在一位孤独的癌症晚期患者身旁,像亲人一样的护理了半个月。接下来,姐姐的儿子、姐姐的老公、弟弟的儿子、婆家的嫂子都在她的感召下加入了义工大军。

编辑: 王丹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