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列表
黄绪凯:推广“四点半学校”
2009-11-06 17:44 来源: 深圳商报 【字号:大 中 小】
扶持社区教育基地
在沙头角,黄绪凯等人积极推广、扶持社区的“阳光教育基地”,即“4点半学校”,为辖区劳务工的小孩提供放学后的教育场所,孩子们可以在基地参加兴趣班,可以由老师辅导做功课等等,解决了家长的后顾之忧。学生的成绩提高了,学校也高兴。同时,盐田区关工委也推行“感恩教育”,教育小孩爱国、爱校、爱家,还不定期举办“感恩父母”系列文章评选活动,获得优胜奖的得到当众朗诵文章的机会,孩子们的拳拳感恩心把台下的父母感动得热泪盈眶。
在梅沙,有一位名叫贾肇英的退休老教师,她退休后随丈夫和儿子来深居住。在梅沙街道滨海社区居住的13年间,热心培育了100多个社区居民孩子,当中有10个孩子考上了重点大学,6个孩子加入了中国共产党,不少孩子在文艺特长方面取得了好成绩。贾肇英的事迹感动了不少人,她还被评为“深圳市五星级义工”、广东省关心下一代先进工作者。然而,树大招风,也有偏见和误解给贾肇英带来困扰。黄绪凯等人多次和贾肇英进行坦诚的沟通,肯定她的成绩,打开她的心结,鼓励她再接再厉。现在,居住在布吉的贾肇英每周还来盐田一两次,辅导小孩。
前两年,黄绪凯搬家到福田区居住,但强烈的使命感和对教育事业的热心让他继续坚持在盐田区关工委的岗位上。每次开会或者搞活动,他都不辞辛劳从福田赶过去。“我都是坐公交车过去,来回差不多要三个小时。有时候碰到下雨,全身都淋成落汤鸡了。可是想想自己的工作,能够让辖区青少年根正苗红茁壮成长,便觉得所有的付出都是值得的。”黄绪凯说。
编辑: 王丹丹
相关新闻
- 七十四、张泉波:诗情画意励少年(04 16:44:09)
- 七十三、傅思苑:深入调研青少年问题(02 14:07:09)
- 七十二、戴坚平:老阿婆义助外来青工(30 16:50:52)
- 七十一、孟晋之:老战士言传身教(30 16:50:13)
- 七十、毛根:孜孜宣讲爱国主义(27 16:02:5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