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心“小灶”让灾区学生破涕为笑
2009-04-13 15:58 来源: 深圳特区报 【字号:大 中 小】
四川地震灾区的一位小朋友来深插班上小学四年级,此前从未学过英语的她第一次考试只得了6分,但短短一个多学期后她已能在课堂上抢着举手回答问题——
爱心“小灶”让灾区学生破涕为笑
本报记者 石义胜 文/图
武老师正给小灵补习英语。
核心提示:
12岁的小灵出生在四川省青川县一个普通的农民家庭,汶川大地震发生后,原来读小学五年级的她被父亲接到深圳,插班在龙岗坪山中心小学四年级。上第一节英语课时,同学们用的是第八册的教材,在老家从未接触英语教学的她,一句英语也听不懂,整堂课都在不停流泪。小灵的情况引起了任课老师武淮萍的关注,此后,武老师每天都要给小灵补课,寒暑假也不例外,有时实在没空,她就让别的老师代替,如今已经帮小灵补完了七册教材,小灵不但能跟上正常的教学进度,课堂上还敢抢着举手回答问题。
报 料 人:王先生
报 料 奖:150元
报料内容:感谢爱心老师
第一次考试只得了6分
去年汶川大地震发生后,在深圳龙岗坪山打工的王方浩借了点路费,带着妻子赶回老家寻找寄养在乡下的大女儿小灵,好在小灵在地震发生时碰巧经过空阔的操场没有受伤,但教学楼垮了,没法再上课。6月初,王方浩带着小灵回到深圳,四处打听哪儿可以接收插班生,得知当地的小学属公办的坪山中心小学最好时,王方浩壮着胆子找到校方,讲明自己的特殊情况,校方二话没说,让他第二天就把小灵送到学校来上学。虽然小灵原来在老家上到了小学五年级,但鉴于教学环境等各方面的考虑,她被安排插班在坪山中心小学四年级,语文、数学课小灵均能跟上进度,唯独英语是一窍不通。
上第一节英语课时,小灵一个劲地默默流泪,任课老师武淮萍问她哪儿听不懂,小灵“哇”的一声哭开了。原来,她在老家从没上过英语课,武老师的课她根本听不懂。这让武老师也感到犯难,因为中心小学打一年级就有英语课,四年级的同学已经学到了第八册英语教材。武老师只好安慰小灵不要担心掉队,在课外跟着老师好好补习,就能赶上同学们的进度。一周后,英语考试开始了,她只得了6分,感情本来就很细腻的她哭成了泪人。
爱心老师天天开“小灶”,小灵成绩获突破
为了帮助小灵学英语,武老师坚持每天下午四点半放学后给她补课,一直补到六点多钟,从第一册教材开始补起,先学26个字母,再教一些额外的语音知识,学一些基本的单词。刚开始时进度很慢,小灵一周只能学几个单词,还老忘。转眼就放暑假了,武老师放弃个人假期,坚持给小灵补习,其间她自己要回一趟老家,她就让同样从事英语教学的妹妹来顶替,帮小灵补习英语,时不时还要打回电话了解小灵的情况,鼓励她用心学习。在五年级上学期的期末考试时,小灵的英语考了89.5分,在班里处于中等偏上水平,小灵终于开心地笑了,跟武老师越来越亲近,她甚至让武老师规劝她爸爸把酒戒了,免得酒后打她妈妈。
“小灵是个聪明的孩子,我明年就要退休了,退休前我得好好教教她,她的英语可以达到优秀的!”日前,记者前往坪山中心小学采访时,武老师正在给小灵补课。她告诉记者,小灵如今不但可以跟上正常的教学进度,还敢抢着举手回答问题,这大半年来,她已经给小灵补习了一至七册的教材,现在只差最后一本了,补完后再帮她温习一遍,小灵的英语成绩应该可以在班里拔尖。
家长几度落难,获救助盛赞深圳
王方浩对深圳有着特殊的感情。1995年他结婚后,按当地的习惯,要跟父母“分家”过日子,“分家”时,他分到了一斤盐巴、75斤玉米、300斤小麦,日子很苦。为了养家活口,他后来外出打工,跟成都一位大学时期的同学借了500元的路费,坐上了一辆来深圳的黑大巴,结果被人卖了猪仔,被甩在了东莞,转车时,他的钱包又被人偷了,以致他到了宝安时身无分文,流落街头,宝安28区一家工厂的12位打工妹每人拿出10块钱,给他凑了120元的生活费,让他渡过了难关。王方浩的小女儿在西乡出生时难产,需要1万多元的医疗费用,王方浩当时身上连2000元都凑不出,工厂的同事们七拼八凑凑足了1万元给他。
去年年底,王方浩所在的工厂倒闭,老板拖欠工人几个月的工资跑掉了,王方浩欲哭无泪,找了几家工厂都没找到新工作,好在后来被另一家处境艰难的李姓老板相中。据这位李老板介绍,倒掉的那个工厂跟他有业务往来,工厂倒闭时,他也去试着收过账,找不到工厂老板,厂里的人不是走了就是在忙着讨欠薪,唯独王方浩在工厂内认真搞卫生,真是个老实人,就想拉他一把,虽然当时他的工厂也快扛不住了,根本不招人,还是把王方浩招了进去,好在工厂如今走上了正轨,业务量已经做不过来了。
王方浩略带哽咽地对记者说:“我一个打工的,就因为来自灾区,跟学校一说,学校第二天就让孩子上学了,还免了这费那费的,还送了校服、笔呀,还有玩具,真是太感谢了!”走进王方浩一家四口租住的小房子,房内的摆设简陋却不失整洁。“客厅的电视机、旧沙发、卧室的床、被子……除了几套衣服和一些书之外,全是大家送我的,有些人我根本都不认识!”王方浩说,他在深圳打工10年了,吃过苦,上过当,但是感触最深的是一个又一个热心人给了他无私的帮助,让他迈过了一个又一个坎,让他打心里感谢深圳。
编辑: 王丹丹
相关新闻
- 09深圳幸福家庭征选案例:爱他,就要爱他的一切(13 15:51:51)
- 深圳感恩故事:以感恩的心面对人生与社会(13 15:21:48)
- 深圳义工率先开启国际化发展之路(13 15:12:26)
- 海边徒步16公里募善款
首届深圳“地产公益行”在大鹏半岛举行(13 15:04:38) - 热血男儿义举不断 再捐骨髓(10 13:38:4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