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民纷纷来电倾诉感恩情怀
2009-04-08 17:34 来源: 深圳特区报 【字号:大 中 小】
常怀感恩之心让人们积极面对生活。
核心提示:
从3月11日开始,本报“鹏城今版”推出了感恩系列报道。《怀着感恩的心助人我很快乐》、《以爱心与奉献来报答恩人》、《看到他人困难我就想起自己当初》、《她在爱与被爱中书写人生传奇》等感恩故事深深打动了不少深圳读者。“学会感恩,为自己已有的而感恩,感谢生活给你的赠与。这样你才会有一个积极的人生观,乐观健康的心态。”近日,读者纷纷拨打本报热线电话,倾诉自己的感恩情怀。
养育之恩让她传递爱心
龙岗区龙岗中心小学的蒋庆春老师说,她想向自己的养父母表达感恩和思念,同时也希望天下所有的好心人都一生平安。
蒋庆春的幼年是不幸的,她从小就被亲生父母抛弃,在孤儿院中度过了孤独少爱的幼年;但她又是幸运的,她被一对好心夫妇领养,几十年来,养父母一直把她当亲生女儿看待,让她感受到人间的真爱和家庭的温暖。工作后,她怀着感恩的心,侍奉两位老人安度晚年,如今,两位老人已经过世,蒋庆春又怀着对他们深深的思念和无比的感激,将真情传递,热心帮助身边的每一个人。
身为教师的蒋庆春,从教33年以来,一直用真诚的心关怀、帮助自己的每一位学生,在她的悉心教导下,让家长头疼的捣蛋学生开始爱上学习。在担任龙岗中心小学办公室主任时,她还利用节假日时间义务为代课老师修改教案和材料。在她的帮助下,两位代课老师被评为“龙岗区先进外来工”。
2005年,蒋庆春丈夫公司的一位员工查出患上白血病,这位年仅29岁的小伙子刚上班不到一个月,来自河南农村,家里经济很困难,蒋庆春和丈夫得知后,当即拿出2万元帮助他治病,在他们的帮助下这位小伙现已痊愈。今年2月,蒋老师班级的学生小吴被查出患上恶性血管瘤,她得知后先是发动全班学生捐款,后又建议全校师生献爱心,在她的努力下,最终为小吴筹得4万多元善款。
他人关爱让她乐于助人
现居住在深圳南山的段雪琦来自河南,她说,自己感恩的对象是南山医院的一位姓方的医生。段雪琦告诉记者,她有了自己的房子之后的第一件事,就是把奶奶接来一起生活。奶奶心脏不好,任何一点点小病都会引发心衰,接着就要送去医院的危重病房。很快,段女士的丈夫出国了,留下已经怀孕的她独自照顾老人。段女士说,那时自己最害怕的事情就是奶奶生病。
后来,在奶奶治疗期间,段雪琦认识了南山医院的方医生。接下来直到奶奶去世的七八年间,段雪琦每逢奶奶生病,都会向方医生求救,然后在方医生的指导下给奶奶用药。段女士说,方医生平时工作很繁忙,但是在自己向他求救的时候,他从来都是细心询问,耐心指导,使得她可以在家里就控制住奶奶的病情。段雪琦表示,方医生不仅帮助延长了奶奶的寿命,更给了她心理上的极大安慰。
此外,段雪琦要感谢的还有所有在深圳市辛勤工作的人们,她说,自己在给奶奶办理转户籍的时候,没有走任何后门,只是用一张表格如实地说明了情况,却得到了优先处理;还有,自己居住的小区里面的民政工作人员主动向奶奶捐赠了轮椅……
段雪琦说,这些帮助让她自己也有了一颗感恩之心,自己曾经组织办公室里的同事们积攒废品拿去卖,卖得的钱就捐给红十字协会。她认为助人不在帮忙大小,尽自己所能就是造福社会。
感恩之心让他常做善事
提起20年前帮助自己挽救家庭的梅州市中级人民法院的郭院长,郭发有感慨不已:“他可是一个法院的院长啊!但是一点架子都没有,为了帮助我,还亲自到我们家去做思想工作。要不是郭院长,我的家庭就在20年前破碎了,孩子们也不会成长得这么顺利。”
原来,20年前,当时30多岁的郭发有家庭生活陷入了很大的困境,6个子女又都还在上学,严重入不敷出。不堪重负下,郭先生的妻子提出离婚。为了挽救自己的家庭,郭院长带着两名司法调解员,不辞劳苦来到了他家所在的小村庄,对他与妻子进行劝解。
郭院长跟郭发有夫妇说,为人父母,一定要为子女负责。如果现在两人离婚的话,肯定会对正在成长中的孩子们造成心灵上的创伤,生活上的困难是一时的,对孩子们的伤害却会影响他们的一生啊!就这样,在郭院长几次亲自登门调解下,郭发有的家庭最终没有破裂,一家人团结渡过了当时的难关。
现在,郭发有的子女们都已经长大成材,各自过上了幸福的生活。郭先生说,全靠20年前郭院长的帮助,孩子们才会这么健康,这么有出息。20年来,他时刻牢记郭院长的恩情,除了自己经常做善事,还教育孩子们要懂得感恩。如今的郭发有经常免费为别人提供法律咨询,他们一家人曾经一起集资,为老家修了一条公路。
把感恩之心落实在行动上
现在深圳工作、今年25岁的刘宣明,16岁那年只身从老家云南跑到河南少林寺求艺,谁料求艺不成,反被一个骗子以介绍工作为名将他骗进了一个砖窑做工,过了105天噩梦一样的日子。那些天里,刘宣明在每日高强度的劳作中唯一的慰藉,是一位来自山西的陈姓大哥。
刘宣明说,在那段时间里,陈大哥像父亲一样照顾他,还在天冷的时候把自己本就不多的铺盖让给他取暖。三个多月过去了,砖窑因为大雪而停工,工人们被释放了。刘宣明比陈大哥先离开,本来陈大哥说好送小刘回家;但他在火车站等了两个小时不见陈大哥的身影,于是就自己一个人走了。半个月后,刘宣明接到了家人的来信,得知陈大哥那天没有见到他非常着急,还以为他又被人骗去了,居然千里迢迢跑去了云南找他,听说他已经平安到了广州之后才放心。刘宣明闻言感动不已,但是却一直无法联系上陈大哥。
“我现在也没有放弃寻找陈大哥,希望能够报答他的恩情。”小刘说。生活中的刘宣明不仅时刻记着陈大哥的恩情,更把自己的感恩之心落实到了行动上。去年本报曾经刊登有关小刘的报道,内容就是小刘出于对流浪者感同身受的理解与同情,主动表示愿意为深圳有困难的流浪者提供帮助的故事。
用勤劳的双手回报社会
黄润兰是平湖巾帼互助会的成员。去年10月,黄润兰接到一封姓聂的陌生人的来信,说通过报纸得知了黄润兰以前的助人事迹,自己是一名右眼失明的残疾人,有病在身的妻子与三个孩子在贵州,靠自己每个月寄回的500元艰难维生。聂先生说,现在失业了的他希望黄润兰能够帮助他找到一份月薪1000元左右的工作。
黄润兰在核实了对方的情况之后,把聂先生介绍给了互助会中的一位香港朋友黎女士。黎女士立即就把聂先生安排进了自己在深圳的工厂工作,工资1200元,包吃包住。后来黎女士还将聂先生的妻子也安排进了自己的工厂工作。
在聂先生给黄润兰的信中,他表示,自己现在感觉非常幸福。聂先生说,自己虽然没什么钱,但是有一双勤劳的双手;希望能够贡献一点自己微薄的力量帮助别人。
编辑: 王丹丹
相关新闻
- 坚强母亲:为了孩子再苦再难也要坚强面对(08 17:33:19)
- 深圳人倾力帮灾区群众早日重建家园(08 16:48:06)
- 热心读者为灾区学童捐助220台饮水机(08 16:45:34)
- “幸福人生大讲堂”之婚恋家庭讲座开讲(02 14:37:55)
- 深圳麦当劳:温暖承诺不裁员照加薪(02 13:44:5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