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几天,深圳人的故事在全网涌动,温暖了无数颗心!
晶报发起的#深圳CITYTALK#活动
用55句直击人心的Slogan,点燃了整座城的表达欲——
“日行一善,微光成炬”
“关爱·感恩·回报”
不仅是口号,更是深圳人最真实的生活底色
在快节奏的深圳
总有一些温暖的故事在悄然发生
他们,是这座城市的公益力量
有人三十年如一日点亮助残路
有人年过七旬跪地15分钟与死神抢人
有人为困境群体筑造希望之家
今天走进这些公益人的世界
倾听他们心中的深圳温度与公益信念
苏健华:快乐公益人,三十年坚守助残之路
苏健华,公益界的“顶流”,荣膺“长期行善者”称号。三十载岁月,她满怀热忱深耕助残事业:曾联动社会力量,为两千余名白内障患者送去光明,点亮他们的“睛”彩人生; 曾为导盲犬争取进入公共场所的权利,助力视障朋友“看见”城市风景;更曾扶助残疾学子圆梦博士殿堂,并倡导“随手公益”,播撒善念。从物资捐赠到心灵陪伴,从个体帮扶到社会融入,她用细致入微的行动,诠释“助残”的深层内涵,以凡人之力托举起生命的尊严。
谈及初心,苏健华最难忘的口号(Slogan)是“关爱·感恩·回报”。她深情回忆:上世纪八十年代末初抵深圳,便感受到这座城市的温度——东门博雅画廊提供的免费空调、书籍和乐器演奏,让异乡打拼的她倍感温暖与幸福,这份感动化作奋斗动力。她深深爱上这里,努力扎根,终得生活安定、事业小成。在这片热土上,她结识了众多心怀“感恩与回报”的同道伙伴,大家共同学习、探讨,携手实施让城市更温暖的关爱行动。三十年来,收获的是无尽的爱与被爱的感动回忆,更满怀对更美好和谐未来的憧憬。
苏健华说道:“在成长与奋斗的过程中,我真切感受到来自社会各界的关爱与支持,这些善意如同微光汇聚,成为我前行的力量。”选择这三个词的标语,也是对深圳未来的一份期待——期待这种互相关怀、懂得感恩、乐于奉献的文明氛围愈发浓厚,让这座城市因人与人之间的联结而更加美好。
李新志:七旬军医“掰手腕”,是生死关头的守护
“一定要想办法救活他!”去年5月,广东深圳,一男子打羽毛球时突发心梗,倒地不起。74岁的退休军医李新志及时出手,跪地实施心肺复苏15分钟,为后续抢救赢得宝贵时间。男子脱离危险后说:“特别特别感谢老军医李哥。救治医生表示:“如果没有第一时间进行这15分钟的心肺复苏抢救,后果不堪设想。”
李新志是深圳市军休干部红星义诊团成员、退休老军医。他,用行动诠释着“初心如炬,医者仁心”的千钧分量,在急救的生死关头他果敢冷静,曾将心肺复苏跪地按压胸膛比喻为和阎王爷掰手腕,在与死神的时间博弈里,不仅需要技术,更需要撑住、撑住、再撑住的坚持,此外,他还常为社区居民开展免费义诊、普及健康知识、提供健康咨询等志愿服务,他以凡人之躯,行不凡之责。
“日行一善,微光成炬”是李新志的信念,他认为深圳是一座年轻、充满活力、勇于创新的城市。他相信,如果每一个人,每天做一件善事,这座城市将是世界文明的标杆。他热爰深圳,也愿意将自己毕生所学奉献给社会。
马艳:为有障人士与困境女性筑就业暖巢
马艳是善淘Buy42慈善商店深圳负责人,“善淘”公益商店由市妇联、市妇儿基金会发起,专为有障人士和困境女性提供岗位,并通过义卖闲置物品传递爱心。作为全国连锁的慈善标杆,善淘以“环保可持续、全纳融合、人人参与公益”三大理念为灯塔,在公益之路上步履铿锵。慈善商店为残障家庭、困境家庭成员搭建起实现自我价值的舞台,用全纳融合书写人间温情,“一日店长”志愿平台一经推出,吸引上千人参与,让公益成为触手可及的生活方式,善淘用实际行动证明:公益无门槛,捐赠、购买、服务皆是奉献。
马艳说,最打动她的还是“日行一善,微光成炬”,在她认为,深圳是一座年轻、充满活力的城市,志愿服务认可度高,有很好的公益慈善的环境,同时也有许多需要关怀的群体。通过广泛的传播宣传,可以让更多的人参与到公益慈善中,让社会变得更美好。
王兰芳:“善淘”明星店员,平凡生命绽放璀璨
作为脑瘫患者,求职碰壁未曾折志,言语吃力难阻心向暖阳。后成为“善淘”慈善商店店员,在深圳“善淘”慈善商店里,老顾客口中“记性好、特别用心”的夸赞,是对她超越身体限制的最佳褒奖;炎炎烈日下,她拖着不便的身躯上门收捐,只因那份对工作的责任和对善意的珍视。她,日复一日以坚韧书写热爱,用不屈拥抱生活,在她眼中,有工作、有家、有牵挂便是幸福,平凡因她而璀璨,生命自此盛放成诗。
最打动她的深圳标语是“日行一善,微光成矩”。它不说宏大的道理,只讲细碎的善意——就像给陌生人指个路、帮邻居搭把手,这些“微光”攒在深圳,就成了照亮城市的暖,真实又戳人。
在她心里,深圳是“快里藏暖”的城。它节奏急,地铁里脚步匆匆、写字楼灯常亮到半夜,却总在细节里留着温柔——是志愿者姐姐的目送,是水果摊大哥的搭手,是陌生摊主的帮衬。这些举手之劳的善意,让忙着往前跑的城,藏着熨帖人的温软。
叶婷婷:好记者讲好故事传公益温情
深圳报业集团晶报社记者叶婷婷,曾深入基层挖掘城市里平凡英雄的故事,以“一日店长”的身份走进深圳妇儿大厦“善淘”慈善商店,在这段特殊的体验中,她细心观察、用心感受,捕捉到员工“兰芳”在工作中的每一个细节,体会着这位特殊店员在岗位上的坚守与不易,也见证了“善淘”公益商店为有障人士和困境女性搭建起实现自我价值平台的温暖初心,让“兰芳”等有障人士和困境女性的努力与坚韧被更多人看见、被更多人尊重。她用实际行动践行着好记者的使命与担当,以细腻的笔触和真挚的情感,让公益的光芒照亮更多角落,为社会传递满满正能量。
叶婷婷选择了“关爱·感恩·回报”这句标语,她认为非常契合深圳的城市精神。首先,“关爱”是起点,是主动付出的温暖;“感恩”是连接点,是接收善意后的情感回应;“回报”是延续点,是将这份情感转化为行动的温暖传递。这三个词环环相扣,形成了一种积极向上、生生不息的社会能量流。
点击下方原文链接,在评论区留言,说出你和深圳的关爱往事,我们将抽取其中的优秀案例,送出“深圳盒子”大礼包!
苏健华:快乐公益人,三十年坚守助残之路|#深圳CITYTALK#聆听公益人声音
李新志:七旬军医“掰手腕”,是生死关头的守护|#深圳CITYTALK#聆听公益人声音
马艳:为有障人士与困境女性筑就业暖巢|#深圳CITYTALK#聆听公益人声音
王兰芳:“善淘”明星店员,平凡生命绽放璀璨|#深圳CITYTALK#聆听公益人声音
叶婷婷:好记者讲好故事传公益温情|#深圳CITYTALK#聆听公益人声音
记者:高晴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