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列表

医者初心 薪火相传深

2015-09-28  来源:深圳商报  【字号:  

在太太的搀扶下,已办理住院手续准备进行第四次化疗的徐粼也来到了颁奖典礼现场。 9月23日晚,广东省卫生计生系统首届“广东医生”微电影大赛颁奖暨第二届微电影大赛启动仪式在广州珠岛宾馆大会堂举行,深圳市卫生计生委荣获最佳组织奖,深圳市急救中心制作的微电影《奔跑在生命线上》捧得最佳人气奖与优秀影片奖两个奖项。

据悉,广东省卫生计生系统首届“广东医生”微电影大赛2014年7月启动以来,得到全省卫生计生系统各单位和机构的积极响应,经筛选共报送参赛作品97部。经过专业评委和行业评委组成评审委员会,联合广东卫生信息微信公众平台,对参赛作品进行严格的初评和终评。最终,评选出特别优秀影片奖作品5部、优秀影片奖作品10部、优秀影片提名奖作品35部、入围影片奖作品37部、最佳人气奖作品30部、最佳单项奖7个和优秀组织奖10个。

此次所有“微电影”作品通过微信、微博等平台进行推广,据不完全统计,作品总阅读、点播量突破210万次,投票量高达30万,宣扬和传播了“珍爱生命、崇尚科学、乐于奉献、团结进取”的“广东医生”精神。

深圳市急救中心制作微电影《奔跑在生命线上》捧得双奖
在太太的搀扶下,已办理住院手续准备进行第四次化疗的徐粼来到了颁奖典礼现场
 

在9月23日晚的颁奖典礼上,一位医生的出现引起了观众经久不息的掌声,他就是《奔跑在生命线上》的主人公、深圳市急救中心医疗转运科科长徐粼。

目前已是肝癌晚期,并已扩散到肺部和腹壁的徐粼,被病痛折磨得很多天吃不下、睡不着,原本组委会让他只是录制视频在现场播放。让他能够支撑着羸弱的病体出现在颁奖典礼现场的,不是奖项,不是荣誉,而是现场400多位正在大学就读的医学生。

在太太的搀扶下,徐粼站在台上说:“我希望来告诉你们,哪怕病人到了生命最后一刻都不要对病人说‘NO’,不要让你的病人感到沮丧。”从医30余年,发现罹患肝癌3年的徐粼清楚地知道病人将自己的隐私、希望与生命都交予到医生的手中,因此医生应该给病人强有力的支撑,尤其是在心理上。

“与我们选择读医的时候相比,现在的医患关系更加紧张,看到他们仍然坚定地选择读医,我感到很欣慰。”1977年,恢复高考的第一年,徐粼就选择了武汉科技大学医疗系学医,“生命的价值高于一切,没有比挽救人的生命更有价值的工作了。”抱着这样的初心,徐粼将救死扶伤作为自己一生的职业道路。

而在1994年,深圳市急救中心筹建之际,徐粼又被抽调加入急救队伍,成为每天与死神赛跑的急救医生。不仅在“非典”“禽流感”、抗震救灾等重大公共事件发生时,徐粼总是第一个挺身而出、担当重任。在每天的工作中,徐粼也是身先士卒、默默奉献。

2012年确诊患上“癌中之王”肝癌,徐粼出院后第一时间回到了工作岗位,如常加班加点。对自己的病情,徐粼选择了“隐瞒”,不是他害怕疾病,而是他无畏无惧。“死神有什么可怕,我已经和它打了30年交道。如果能够用我有限的生命挽救更多生命,延缓更多生命,还有什么比这个更有意义的呢?”徐粼在《奔跑在生命线上》结尾的这句话正好体现了他对医者初心的坚持。

颁奖典礼结束后,徐粼告诉记者,自己多日没有进食,为了能够坚持出席,当晚他吃了一些食物,“我来的目的就是为了能够看看这400多位医疗行业的新鲜血液,跟他们说说心里话。”

弘扬正能量,宣扬生命的价值,也是为了这样的初衷,病中的徐粼“接拍”了《奔跑在生命线上》这部由深圳市急救中心工作人员自编自导自演自拍的微电影。这部微电影拍摄就用了3天,由于所有演职人员都是急救中心的工作人员,所以大家只能挤出下班时间加班加点完成拍摄工作。那3天,每天都拍到半夜12点,最晚的一天拍到凌晨4点,4个小时后,徐粼和其他工作人员都准时出现在工作岗位上。让徐粼最难忘的是拍摄他抬病人下楼的镜头,楼上楼下奔跑了6次,他崴伤了脚。

“拍微电影,我感觉很累。”徐粼坦承。但他并不后悔,因为微电影能够向更多人传播正能量,让大家知道癌症并不可怕,也了解到一位普通医生对生命的坚持。经过朋友圈扩散后,徐粼不少朋友和同学都得知他患病的消息,大家知道至今仍坚持工作的徐粼原来是一位癌症晚期患者都惊讶不已,纷纷为他的微电影点赞和投票。

市急救中心副主任张洪说,这部微电影的情节没有任何夸张和渲染,讲述的就是发生在徐粼身上的真实故事。之所以能够得奖,最关键的是“身边人身边事”。“徐粼的故事不能说‘伟大’,这是平凡工作岗位上的一件平常事。但正是有了像徐粼这样千千万万的医护人员,成就了救死扶伤的医务工作者群体的高大形象。”张洪说,徐粼亲自担纲的本色演出,用最真实的情感感动了大家。因此,在97部参赛微电影中,《奔跑在生命线上》在市民投票环节获得了总票数全省排名第八的高人气。

面对第二届微电影大赛的启动,张洪表示,深圳市急救中心仍打算再接再厉挖掘好题材、推送好作品,不断弘扬急救医护人员全心全意为人民健康服务的精神,反映急救医护人员抢救生命争分夺秒的工作状态,让市民更加了解急救、理解急救、支持急救。

编辑:彭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