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琨:善于创新以点带面
2009-10-16 14:24 来源: 深圳商报 【字号:大 中 小】
刘琨1984年从黑龙江省离休后到龙岗布吉定居,曾任布吉镇(街道)离休干部党支部书记、龙岗区关工委副主任委员、布吉镇(街道)关工委常务副主任。作为副厅级离休干部,他25年来呕心沥血,为深圳两个文明建设献策出力,把关心下一代作为自己义不容辞的责任,积极开展青少年教育工作。他曾被授予广东省“老有所为”先进个人,2005年获深圳市“老有所为”奉献奖。
不断试点不断成功
布吉是深圳最早成立关工委组织的街道之一,而刘琨一开始就当选为街道关工委的常务副主任。刘琨上任后提议的第一件事就是制定制度:每个月召开一次关工委委员办公会议,加强沟通和工作经验交流;将关工委委员分成三个小组,分片包干,督促街道各关工小组落实工作;要求每个关工小组指定一名联系人,方便工作开展。
有了制度,下一步就是成立网络。布吉关工网络普及到村(社区)一级,关工委员分片包干到各组,深入到基层30多个单位,使布吉成为我市关工网络普及到村(社区)的先行镇(街道)。
关心下一代,关键是在思想上关心年轻人。网络建成后,刘琨和同事们就开始琢磨从哪里入手开展工作。经过研究,刘琨他们提出“‘五老’进校园”的形式,首先选龙岭小学作为试点。在学校的支持下,组织五位有讲课能力的老干部深入到该校抓一个班的德育教育课,坚持了六个学期。在这个基础上,刘琨他们2006年又在德兴小学开展“‘五老’进校园,德育教育进课堂”活动,得到区关工委的充分肯定。随后,这一成功做法在全街道推广。2007年,布吉关工委在全街道筛选5名有教学经验的退休老教师组成“‘五老’巡讲团”,刘琨担任团长,制定宣讲安排表,到学校巡讲,效果明显,很受学校师生欢迎。
把家长学校办在自然村,是刘琨他们工作中的又个一亮点。为更好地做好在校青少年的德育教育工作,形成学校、家庭、社会紧密配合的氛围,刘琨和其他委员提议,联合街道文教办和布吉高级中学进行试点,将家长学校改为学校和社区联办,方便家长就近听课。先在丹竹头试点,深受村委支持和家长欢迎。村里指定专人负责,学校校长亲自讲课,开展和家长的交流活动。当时参加的家长有100多人。此后,这个经验在布吉其他社区也推广开来。
2002年,布吉关工委多次研究如何开展老少共建文明社区工作。刘琨考虑到布吉的实际情况,提出利用现有的条件,把各社区的义工队和文艺队编组为老少义工服务队和老少文艺宣传队,由街道关工委统一安排活动计划,做到以老带少、以少敬老,开创老少结合的新的工作形式。老少义工队和老少宣传队长期活动在各社区,为社区文明建设增添新的内容。一天,南龙社区一位独居老人突然晕倒,被巡逻的义工队员及时发现送往医院,很快脱离了危险。老人的子女感动地说:“多亏了老少义工队,要是再迟5分钟,我的老母亲就不行了。”
跟踪帮教问题青少年
刘琨不光是组织一些大型活动,对个别学生和青年,他也倾注了极大心血。龙岭小学有个学生特别顽皮,常常不按时完成作业,放学后经常去玩游戏机,有些行为在学校造成极坏影响,学校和父母曾对他失去了信心。当刘琨和同事孙芝禄得知这个情况后,专门联系学校班主任和家长召开座谈会,取得学校和家长的支持。此后,每逢周一、三、五放学,专门由“五老”轮流接送那个孩子到老干中心进行谈心教育,负责检查孩子当天作业,并将孩子一周表现以书面形式与学校和家长沟通。经过两个月的精心教育,孩子在各方面均取得很大进步,期末考试语文84分,其他科目均在70分以上。
刘琨和他的同事也非常关注毒品危害问题。有一年,老同志们深入布吉各村调查,发现一个村吸毒问题严重。刘琨和其他老同志在村委支持配合下,研究如何解决这一严重问题。他们首先把吸毒者小邱作为跟踪帮教对象。经过一年时间,在大家帮助下,小邱终于戒掉毒瘾,之后村委安排他做了保安员,小邱现在已结婚成家,因工作成绩突出年终还受到村委的奖励。
为了防止毒祸蔓延,刘琨和其他老同志积极行动,大量搜集资料,成功举办了“防毒禁毒图片展”和“革命传统教育图片展”,由关工委组织中小学学生和部分青年参观,参观人数达2万多人次。参观后学生纷纷表示,一定会远离毒品,珍惜生命。
(更多“五老故事”见深圳新闻网之关爱网“深圳关心下一代工作聚焦”)
编辑: 王丹丹
相关新闻
- 六十三、张福海:以案说法 学生爱听(15 15:34:43)
- 六十二、曾晃权:情系后代 甘为人梯(14 17:22:09)
- 六十一、潘志辉:称职的校外辅导员(13 14:30:08)
- 六十、曾通:东纵老战士关心下一代(12 14:14:37)
- 五十九、陈国粦:讲东纵故事是我的责任(30 14:35: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