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募师支教”不断开花结果
2009-08-26 15:58 来源: 深圳特区报 【字号:大 中 小】
“深圳儿女多奇志,募师支教献爱心”,参加深圳第七批“募师支教”的80名志愿者,昨天出发前往甘肃、江西、广西等地,开始一个学期的支教活动,到山区“融聚希望、播撒爱心”。我们向这些“爱心使者”、“文明使者”,表示由衷的敬意。
这次“募师支教”一如既往得到了政府及社会各界的支持,更难能可贵的是,队伍更加年轻化、专业化,吸纳了更多应届大学生等新生力量,显示了活动的广泛性、深入性和可持续性。自2006年2月启动以来,“募师支教”现在已经是第7批了,这项爱心事业之所以能薪火相传,就是因为能始终得到众多爱心企业和人士的支持,能不断吸引新生力量参与,活动服务范围能越来越广,水平越来越高。像市关爱办、中航集团等一直以来的支持,使“募师支教”得以不断延续。这次深圳“募师支教”还有许多新面孔,高职院以及深大的32名应届毕业生,占到总人数的40%。这些平均年龄只有24岁的志愿者,以自己的青春活力与拳拳爱心,在给山区孩子心中传播文明、播撒希望的同时,为“募师支教”活动、也为深圳的爱心力量注入更多“新鲜血液”。
爱心、青春和梦想在这些年轻人身上闪耀,感恩、关爱和回报在这座城市回响。许多人都有爱心,有做善事、献爱心的冲动,要把这个愿望变成现实,需要勇气,需要作出牺牲。一批批“募师支教”的年轻人,毅然放弃优越的工作或创业条件,把自己宝贵的青春年华奉献给支教事业。他们把自己的理想与回报社会联系在一起,用实际行动诠释着深圳这座爱心之城的城市品格。深圳是开放的城市,为许多人实现梦想创造了空间和条件,许多成功者也因此自觉地回馈社会、造福民众;深圳在发展过程中,得到了全国的支持,所以深圳人不忘感恩回报,形成了“关爱”的城市品格。正是这样的大环境,催生了一大批爱心人物、爱心企业,让义工等志愿者服务得到长足发展,让“募师支教”等活动不断开花结果。
“募师支教”等公益活动,不仅是在帮助山区的孩子,也是在促进深圳公民社会的成长发育。志愿者服务在现代社会中的作用越来越大,志愿者被称为公民社会的“阳光、空气和水”,志愿者组织等非营利组织被称为政府与市场之外的第三部门。在美国等发达国家,第三部门承担了大量的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而且还创造了近10%的就业岗位,为公民社会培育和积累了大量人力资本,在有些地方,志愿服务经历甚至成了就学、从政的条件。促进我国志愿者服务,需要不断完善社会认同和激励机制,保障志愿服务的可持续发展。像在税收抵扣等方面,给捐赠者优惠,在升学、就业、晋级等方面,给志愿者加分等等。像这次“募师支教”,不但让山区孩子受惠,也培养了一批有爱心、敢行动的现代公民,为这些年轻人的义举叫好的同时,我们应在就业等方面给他们更多优待,从而让深圳公民社会多些“阳光、空气和水”,让深圳的爱心力量不断发展壮大。
编辑: 王丹丹
相关新闻
- 深圳“募师支教”80名志愿者启程(26 14:11:40)
- 29名残疾人圆了看海梦(25 17:39:22)
- 沙井老板异地奉献爱心(25 17:37:53)
- 第三批大陆援台湾活动板房抵高雄港(25 17:36:27)
- 卢盛英:把全部的爱献给孩子(25 17:14: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