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十六、姚天瑞:身残躯弱坚持育人
2009-08-06 09:01 来源: 深圳商报 【字号:大 中 小】
为中国的国防事业献出了青春年华的姚天瑞老人,老来把社区当作了人生的新战场。自从退休后来到深圳,家在哪儿,就在哪儿为社区的孩子义务教授绘画技艺,后来,还开了一系列和军事科技有关的科普讲座。尽管他的手因伤致残只剩两根手指,他的心脏里装着四根支架,但姚老写诗自勉:“一抹斜阳照晚秋,甘愿一生为黄牛。”
住到哪儿就教到哪儿
2003年,姚天瑞和老伴搬进了南山区星海名城小区的新居。那时小区周边的配套尚未完善,看到孩子们放学后无处可去,楼前追逐打闹,姚老作为星海名城社区关工委成员,萌生起义务教孩子们画画的想法。
这不是姚老第一次收弟子了。姚老自幼受过绘画启蒙,对绘画有特殊的喜好,工作变动、家事增多都没让他丢下画笔。当姚老还在国防科技大学任教时,就有不少同事朋友把孩子送上门来让他指点画艺。退休后他和老伴来到深圳,最初住在学府花园,就开始教小区里的孩子作画。
姚老的想法得到了社区居委会的支持。说干就干。居委会在小区里找了个宽敞地儿,管理处搬来了桌椅,义务绘画班就开张了,收了30多个小弟子。有些小学员年龄比较小,自制力差,非常调皮。但姚老很有耐心,从基础兴趣角度出发,用画小鸟、菊花等来引导孩子们的兴趣。老人不仅常为学员提供纸墨,有时儿子也会客串一把支持父亲的公益事业。假期中有的家长将孩子送到他家里,他都尽心尽力。后来,绘画班影响越来越大,姚老和另一位叫罗庆成的老人共同组成了书画义务培训班,把课堂搬到了星海名城对面的前海花园活动中心,学生规模扩大到了50多名,一些孩子再次追随过来。
普及科普视如己任
慢慢地,孩子们知道了姚爷爷不一般,通晓火箭、卫星和许多国防高科技知识,总喜欢缠着他问东问西,姚老也总是有问必答。2003年,神舟五号飞船的发射引爆了全民追逐航天知识的热情。居委会借此机会请姚老开一个科普讲座。姚老欣然答应。姚老渊博的知识和深入浅出的讲述吸引了不少孩子,姚老前后做了七次演讲。每次开讲前,姚老亲自撰写教案,还制作了许多挂图,讲座内容横贯“古今”、纵涉中外,大大唤起了孩子们学习文化和科技知识的紧迫感。当神舟五号飞船一飞冲天后,姚老又给孩子们讲解有关神舟飞船发射、运行及着陆情况,极大满足了孩子们的求知欲望。就连一些大人也前来捧场。南山区关工委也多次邀请他到学校、科技馆、戒毒所去讲课。
如今,星海名城社区的架空层里建起了三个长廊:文化长廊、科普长廊及环保长廊。在科普长廊中,栩栩如生的航天模型任看任摸。应该说,星海名城的社区文化和姚天瑞老人的耕耘播种有密不可分的联系。
身残躯弱不减豪情
姚天瑞老人常给孩子们讲一些励志故事。其实,他的个人经历也非常令人尊敬。姚老右手中间的三根手指只留着残根,但他用大拇指和小拇指捏笔作画,照样落笔苍劲有力。那次不幸的事故发生在1969年,姚天瑞在炮兵五七干校下放劳动期间负伤致残,但他并没有被这个遭遇击垮信心,依然乐观面对生活。在劳动和生活中,有意识地锻炼自己的右手,用拇指配合食指根部使用工具。伤残的右手如今已活动自如,不但能作画,还可以捏饺子。
姚老的身体并不算好。老年人的常见病,高血压、冠心病、糖尿病他都有,而且还很严重。他曾因心肌梗塞被医院下了病危通知,抢救了一晚上才苏醒过来,让老伴贾惠芬阿姨一夜急白了头;还曾因心衰引起肾衰,差点没抢救过来,心脏自此装了四根支架。但姚老还是坚持给孩子们上课,他非常享受和孩子们在一起的时光,两个小时的课,仿佛一晃儿就过去了,下课后才觉出疲累。贾阿姨虽然担心姚老的身体,但看姚老过得很充实,心情也舒畅,只好一如既往照顾他、支持他。(记者 胡 蓉)
编辑: 关爱网实习生
相关新闻
- 二十五、江观清:为青少年付出十余载(05 08:55:11)
- 二十四、李玉霞:传颂民族美德的好奶奶(04 09:09:05)
- 二十三、陈祥龙夫妇:致力于下一代科普教育(03 09:13:51)
- 二十二、敬慎修:笔下挥毫对青年的关爱(31 09:01:24)
- 二十一、余曙光:尽心挽救吸毒青年(30 10:33:4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