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容管理|投诉         

爱在夕阳间 为霞尚满天

2009-02-16 14:46  来源:深圳商报  【字号:  

 

胡文龙、林崇德夫妇接受记者采访。本报记者 廖万育 摄

胡文龙、林崇德夫妇

 

  本报记者 管亚东 通讯员 庄镇森

  一对年已74岁的夫妇发下宏愿:争取能资助56个民族各一个贫困孩子上学读书。

  日前,湖北省宜昌市夷陵区下堡坪乡给福田区写来一封感谢信,感谢深圳三位退休老人邹志钰、胡文龙、林崇德无偿将价值272万元的一家生物科技公司捐献给该乡。记者为此事采访时,却在无意中了解到了胡文龙、林崇德夫妇的助学新故事。

  胡文龙、林崇德夫妇今年都已74岁,是深圳乃至全国有名的义工,2004年两人双双被评为深圳市“五星级优秀义工”,近八年时间他们乐此不疲地提供志愿服务超过8000多个小时,胡文龙还被评为“全国志愿者先进个人”、林崇德被评为“全国教育系统关心下一代工作先进个人。”

  今天,这对“生命不息、关爱不止”的老夫妻再次让我们感动,这一对从事一辈子教育工作、并不富裕的退休老人,在古稀之年又做出了这样的创举,他们想通过为56个民族贫困孩子助学的实际行动,冀望更多的人关注偏远地区孩子们的教育。

  为了孩子,夫妇俩约定十年不添置一件新衣服,蔬菜水果基本不去超市买,到小摊只吃最便宜的,生活要节约更节约一点。2008年3月,经过两年多奔走努力,随着一封封被资助孩子寄来的回信飞向深圳,这对老夫妇实现了这个助学愿望,这在全国也是第一例。

  山区见闻引起极大震动

  “看见了,遇见了,就放不下了。”两位老人向记者说起了助学行动的缘起。2002年冬天,由于一场提前到来的大雪,把一心想通过科技扶贫帮助农村的胡文龙、林崇德夫妇困在了河南省巩义县的山区,一天清晨看到的场景让这对老夫妻今天说起来都潸然泪下。

  “林老师看到一群农村孩子排队上学,很多孩子穿得都特别单薄,有的孩子连袜子都没有,人家孩子上学都是背书包,而这些孩子却是右手拿着装午饭的塑料袋,左手拿着煤,孩子们告诉林老师,教室很冷,大家拿煤烤火后,手才能写字。”胡文龙说,老伴打开孩子的午饭盒看到,里面是一块饼和一块腌菜,一个孩子说他们读书才能吃干的,父母在家里吃的是菜糊糊,老伴当即就哭了。随后,林崇德叫上老伴胡文龙,一起走到孩子们的学校,看到老师和孩子们都挤在一个千疮百孔的破庙,这里就是他们的学校,两位老人当即把身上所有的钱都掏出来,让学校买煤生火取暖。

  以后,一听到孩子辍学的事情,心里就不是滋味,尤其夫妇俩经常奔波在农村,“看到那些到了上学年龄的孩子还在放牛放羊,我们心里就疼得慌。

 

两夫妇参加关心下一代活动。

胡文龙夫妇经常参加捐款活动。

  桑榆晚景发下助学宏愿

  胡文龙是上海人,林崇德是浙江人,两人由高中同学变伉俪。胡文龙曾在东南大学的前身南京工学院任教近30年,1985年调到深圳市科委工作。1986年,林崇德调入深圳市电子技术学校工作。

  两位教育工作者都退休比较早,生活基本都靠退休金。“河南之行对我们的震动很大,我们生活已无后顾之忧,必须做些力所能及的事情,以前我们是遇到贫困的孩子就帮助,可从2004年我们结识了深圳市红荔书画馆馆长——80高龄的黄南美馆长,参加了他们的文化扶贫爱心活动,才开始了正规的资助行动。”胡文龙说,从头两年的资助5个学生,增加到了后来的10个。

  “2006年,国家免掉了农业税,免掉了农村孩子9年义务教育的全部学杂费,只要给孩子提供最低基本生活费就可以了,这增加了我们实现一个大愿望的信心。”胡文龙、林崇德对记者说,桑榆晚景更希望能做更多有意义的事情,林老师想到中国56个民族是一家,夫妇俩能否为每个民族资助一个贫困孩子上学读书?要实现这个愿望每年就需要一笔不小的费用。

  “我们夫妻俩退休金加起来每月有近万元,要实现这个愿望就必须更加节约一点。”林崇德老师提议,夫妻俩计算了一下,每月除了物业水电吃喝交通等费用总共3000元左右外,其余的都存入他们的“爱心基金”,遇到助学、地震捐款等爱心活动都从这里支出。夫妻俩还开始约定:10年不添一件新衣服,出门只能坐公交车不能打的;林老师比较喜欢吃水果,就到水果摊买特价水果,几乎不进超市去买,一些碰伤的形状不好看的水果每斤5角、1元就能买到,而且味道也一样不错;买菜的钱能省则省,俩人甚至去市场拣菜贩不要的老了、黄了的菜吃。

  有些人不理解,两位老人本可以过一个舒适的晚年,可为啥还要这样苦自己。他们说:“我们夫妻俩在教育战线上已经工作了大半辈子,几十年当教师的天职和共产党员的责任,使我们心里始终放不下那些上不起学的未成年的孩子们。”

  孩子们的回信令老人感动

  来自内蒙古、广西、贵州、黑龙江、宁夏、云南等全国各地,包括景颇、哈尼、独龙、裕固、白族、柯尔克孜等的贫困民族孩子,由于两位老人的爱心,他们聚集在了一起。翻开一本厚厚的集子,整整齐齐摆放的都是两年多来两位老人资助学生的资料,左边是孩子们的回信,右边是孩子们的照片。在内蒙古一所学校就读的鄂伦春族小学生敖伟勇、新疆乌什县第三小学的柯尔克孜族奈吉米丁伊祥、黑龙江省饶河县四台小学的赫哲族的杜金亮……翻看着一个又一个熟悉而又从未谋面的名字,两位老人心里既感动又感伤,感动孩子们的纯真,感伤孩子们生活中遇到的困难。

  从2006年开始,在红荔书画馆黄南美老人的牵线搭桥下,由于得到了国家民委的支持,两位老人终于在2008年3月实现了资助56个民族贫困孩子的愿望,虽然目前每个孩子每年资助300元的生活费,可一年近2万元的支出对两个退休老人来说也不容易,但他们并没有满足做这些事情,又计划着今年资助的人数要增加几个,而且有一些爱心人士听说他们的义举后,也要加入他们的行动行列。

  有的孩子收到捐款后还给老人写来了感谢信,两位老人经常坐在一起读信。“由于家庭较困难,每当到了开学时期,父母就眉头紧锁,为我的学费而烦恼。这时我心里就有一种说不出的感觉。然而,就在我最困难的时刻,你们向我伸出爱心资助的手……你们不仅给了我物质上的帮助,也给了我精神上的鼓励,让我更加有信心去战胜生活上遇到的困难,以及学习上碰到的难题。……从今往后,我一定会努力学习、刻苦读书,不会让你们二老失望的。”来信的地址是环江毛南族自治县下南中学,署名是“受到你们帮助的学生:覃豪登。”

  “我出生在一个边远偏僻而又贫困的三江县林溪乡的一个村里,从4岁起,父母就离异了。为了养活一家人,爸爸不得不外出打工,所以我很小就和年过花甲的爷爷奶奶生活,家庭十分困苦。在这百般无奈中,是你们伸出关爱之手,帮我解决了生活中的一大经济与物质上的问题。在此,我要说声‘谢谢你们’!”收到在广西民族中等专业学校就读的侗族学生小吴的信,两位老人泪眼婆娑。

与武警官兵在莲花山开展关爱行动。

  两位老人和56个民族孩子的故事还将继续。

  都市快评

  生命在于奉献

  本报评论员 钱飞鸣

  “生命不息,爱心不止”。两位可敬的退休老人用实际行动,对这句话进行着注释。

  56个民族,56个孩子,每个民族资助一名贫困孩子上学读书。胡文龙、林崇德夫妇在74岁的高龄,完成了一次爱心捐助的完美拼图。可以说,这不是一件轻易就能完成的壮举,需要付出的不仅仅是金钱,更多的是心血与精力。或许有人会问,不好好安度晚年,为啥还要这样苦自己?两位老人的回答很简单,这是责任,也是幸福。

  作为特区的拓荒牛,两位老人为深圳建设做出了应有的贡献,这足以体现人生的价值。但是退休之后,两位老人思考的却是如何继续为社会做出贡献,七八年间的200多场报告会以及8000多小时的志愿服务时间,这样的奉献可以媲美吐丝不尽的春蚕。但是老人们并未停步,责任心驱使他们发现了更多需要爱心的人群——那就是渴望上学的贫困孩子。设立一个看似不可能完成的目标,老人通过向自己施压追求更大的人生价值。非凡的责任心,非凡的幸福感。尽管日子过得艰苦,但是幸福感丝毫不缺。“全中国孙子孙女最多的爷爷和奶奶,我们感到无比幸福!”老人的话很朴实动人。

  完成这次爱心拼图式的壮举,两位老人付出了很多:以金钱来论,除了每月3000元的基本生活费用,退休工资全变成了爱心基金;以时间来论,两年多的不断奔波联系,70多岁的身体可以说是负荷不轻。但是老人们无怨无悔,因为在他们的眼里,这是责任。熊熊燃烧的爱心之火,源于他们强烈的责任心。这种责任心,也正是社会最稀缺的精神资源。不是家缠万贯的富翁,更不是精力充沛的年轻人,看到两位老人的壮举,我们不妨悄悄地在内心里问一声:我能吗?

  壮举已经完成,两位老人绝不是单兵作战,来自社会的支持是老人们最希望看到的收获,我们看到了义务牵线搭桥者,我们还看到了同样乐于资助的普通市民。这并不令人奇怪,感恩与回报是深圳的城市精神,由所有深圳人谱就的宏大关爱乐曲,两位老人是当中悦耳的音符。回想去年的雪灾震灾,无数普普通通的深圳人尽己所能,写下了一座城市对于责任、对于奉献、对于幸福的理解。诗人裴多菲说过,生命多少用时间计算,生命的价值用贡献计算。

  胡文龙、林崇德,这对古稀老人实现的价值运算,同样也属于我们这座城市。

编辑:王丹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