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容管理|投诉        

大山深处播撒知识火种

2008-11-12  来源:深圳商报  【字号:  

 

深圳“募师支教”志愿者讲述在陇南感人支教故事

募师支教老师在陇南文县支教。本报记者 陈锡明 摄

支教老师和孩子们一起游戏。(资料图片)

(2008年11月12日报道)今年8月底,由深圳商报、深圳关爱办、深圳慈善会和许凌峰“募师支教爱心联盟”共同发起,深圳中航集团出资200万元参与的第六批“募师支教”行动再次从深圳出发,走向全国,将“募师支教”这个深圳关爱品牌推向全国更广阔的山区。短短两个多月来,分赴深圳市对口支援的地震灾区甘肃陇南文县、康县的60名支教志愿者,默默坚守在偏远乡村、大山深处,播撒着知识和爱的火种,经受了大山的考验,也赢得了人们的广泛赞誉。

孩子们的美丽“谎言”

来自陕西的计敏这次是第二次参加支教活动,她在甘肃文县中寨教初一英语。谈起此次在文县支教的点点滴滴,计老师有说不完的话,“这里的孩子们很懂事,他们的好学与刻苦时刻感动着支教老师,也更加坚定了我们在山区传播知识的信心和决心!”

计敏告诉记者,孩子说谎话有很多种情况,但是有的时候一种谎言却会让你泪流满面。计老师告诉记者,因为学校要评出23名贫困寄宿生,评上了贫困生,每人一次性就可以从国家领取322元的补助,322元对于偏远山区的孩子们来说,是一笔不小的数额,计敏预料孩子们都会去争取,因为班上共有29名住宿生,而只有23个贫困寄宿生名额。

可是令计老师想不到的是,当她把这个消息在班上宣布后,很快就有五名同学自愿退出,其中金鑫、郭涛都是第一时间提出的,“老师,我们家不穷”,这是孩子们给计老师的答复。计敏不相信眼前的情景,她反复问了他们几遍确定要退出吗,孩子们的态度很坚决。计老师告诉记者,她为这些孩子的举动感到震撼。

感动之余,计敏也犯愁了:因为只有23个贫困生名额,剩下的24名同学中还得退出一人,不知该怎么办了。这时候,一个叫陶巧莲的女孩举手,“老师,我愿意退出”。但陶巧莲是班上家庭条件最差之一,她一岁时父母离婚,从小由奶奶抚养。紧接着,王冬英、陶小明、王云杰等几名家庭贫困的学生都举手要求退出。

最终王云杰退出,同学们用热烈的掌声感谢他把机会留给别人。计老师告诉记者,这群孩子真可爱,真为他们骄傲和自豪。

一日三餐吃洋芋

11月8日,星期六。

远在数千里外的甘肃陇南文县,在距离文县县城百余里地的石鸡坝乡中学,来自深圳的支教老师、今年刚毕业于深圳大学的硕士研究生彭远锋并没有闲着。5·12汶川大地震后文县的中小学开始实行一周6天教学制,星期六还得上课半天,一大早彭远锋就走进由深圳援建的活动板房教室,为初三、初二两个班的学生们连讲了两堂英语课。

与彭远锋一样,今年8月底参加第六批深圳“募师支教”爱心行动、分赴深圳市对口支援地震灾区甘肃陇南文县、康县的60名支教志愿者,在当地17所乡村学校开始了一个学年的支教生活,书写着他们人生特殊而精彩的篇章。

“一日三餐以洋芋为主食,十天半月才能吃上肉;一周连上6天课,每周承担16节英语课任务!”这是彭远锋在几乎与外界隔绝的山区学校体验的支教生活。尽管当地条件艰苦、担负的教学任务繁重,可在彭远锋的眼里,自己千里迢迢从深圳来到陇南支教,就是要感受“这一段特殊的人生历练”。彭远锋说,“到边远山区支教,是对自己的最好磨炼,是一次对社会更深的认识和对社会的一种回报,也是传承深圳爱心的最好行动。”

今年26岁的彭远锋刚从深圳大学硕士研究生毕业,为了参加“募师支教”行动,他放弃了在深圳一家公司收入不菲的工作,并与女友相约推迟了婚期,于今年8月底来到甘肃陇南文县,在一所名为石鸡坝的乡村中学里,做了一名年轻的支教老师。

虽然从深圳出发前对支教生活已有充分的思想准备,但初到陇南地震灾区,当“山高路遥,偏远闭塞”这些抽象的字眼变成现实时,彭远锋才真切地感受到大山的考验。石鸡坝乡地处大山深处,去一趟文县县城得走百多里的山路,交通、通讯十分不便。在5·12汶川大地震中,石鸡坝乡中学校舍遭严重损毁。学校只得迁址,利用已废弃的乡粮站原址,在深圳方面的大力援助下,很快建成了活动板房新学校。由于学校建在山洼地,为群山环抱,四周很难见到农舍人家,偏远荒凉。彭远锋和另一支教老师雷炳村同在石鸡坝乡中学,他俩住在活动板房里,学校没有食堂,他们每天自己动手烧火做饭。当地的主食是洋芋,于是他们一日三餐都吃洋芋,要隔上十天半月才能吃上肉。

“现在每天都有学生主动抢着帮我打扫房间,或者帮我做饭,完全把我当成了他们的大哥哥,当成了他们的好朋友!”彭远锋在电话中告诉记者,初中的孩子们有些调皮,我一稍不留神,大伙就“起哄”,课堂开心得不得了。每每这时,我就感觉到做乡村支教老师的快乐,觉得自己在大山深处的付出值得!

一副新碗筷 一片真情意

李娜在甘肃文县支教,说起在甘肃地震灾区两三个月的感受,李娜深深地为当地家长们的热情所感动。李娜是教八年级音乐的,她也经常利用业余翻山越岭,对孩子们进行家访。李娜告诉记者,家长们虽然家里不富裕,但是只要老师来了,他们都会拿出最可口的饭菜招待老师。而有一个细节至今想起来都心有触动,在学生家里吃饭时,家长一般都拿一套新的碗筷。

李娜告诉记者,在9月底的时候,她和两个老师商量去家访,去大山的深处看一看。于是他们就沿着一条山路一直往上爬,爬了两个小时,到山顶了,看到后面有一座更高的山,而且隐隐约约看到了几户人家,在两座山之间有一条中路河,过了这条河,在当地小学生的陪同下来到一个叫峡沟的地方,这里正好有两个女孩,一个叫郭燕,一个叫殷月红。当他们到达那里时,已经有十几个孩子围着他们了,“老师来了!”孩子们奔走相告,有些小孩跑回家通知爸妈,许多家庭做好了欢迎的准备,使支教老师们感受到了这里的人真是太热情了,刚一进去,他们就拿出家里的苹果、核桃,并且倒上糖茶解渴,几乎每到一家都是这样的。

终于到了八年级学生郭燕家了,李娜告诉记者,她的爸爸给人家做房子去了,妈妈一个人在家,当然还要干农活,日子过得非常辛苦。从她妈妈口中得知,郭燕和其他女孩不一样,天生就带有一种病,不能生育,小时候去看过,花了好几万块钱,由于年龄太小,查不清楚,医生让她十二岁时再来检查,可家里哪能拿出那么多钱让她看病,光手术费就十几万的,整天面朝黄土背朝天的父母怎么能拿出来这么多呢?

在学生殷月红家里,她家里也是非常穷,但是非常热情,她妈妈知道老师们来了,就让月红挽留老师们吃晚饭,看得出来,她家的房子,是那样的破旧。刚到一会儿,饭就端上来了,是用油炸的那种大饼,还有煎的鸡蛋。李娜告诉记者,她知道家长们是拿出了最好的饭菜,当时都有点不好意思了,觉得给人家添了麻烦。而更让他们觉得感动的是,家长们担心老师们吃不惯,拿出了新的碗筷给老师们用。

吃过饭后,天黑了,家长都要留宿老师们。为了留下老师们,孩子们专门编出那种鬼故事来吓唬……于是那晚李娜跟着郭燕去她家睡了,她妈妈怕老师们冷,为他们弄了两个被子叠在一起,好幸福的一晚哦!(本报记者 李 红 万红金)

 

编辑:徐洪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