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容管理|投诉        

马俪文谈人与人的沟通:付出关爱,从自己出发

2008-11-11  来源:晶报  【字号:  

台上

参加关爱行动有知遇之恩

我一直在等待我的电影会有机会以关注社会及慈善的形式被观众所了解,因此能参加这次活动,我感到特别快乐,有遇到知音之感。

深圳关爱行动组委会办公室和深圳报业集团晶报社联合组织的这次活动很有价值,而且非常具有远见。尽管看起来好像只放映两场电影,但实际上,大家看过电影之后会认为,电影带给我们的意义已经超出了仅仅是观赏的层面。这就是为什么这两部小投资的电影(《世界上最疼我的那个人去了》和《我们俩》)能带给我这么多的荣誉的原因,因为它和现实及生活有关,和人与人的沟通有关,和上一代人与下一代人的沟通有关,和孝顺及责任有关,电影中的故事跟现实中的我们每个人有关。

拍摄这两部电影,我并没有太多恢宏的抱负,更多的是出于个人的感动和感触。但是个人的感受却带出了社会的责任,正如关爱行动和爱心论坛所倡导的那样,所谓付出关爱,就从自己出发吧。

有谁真正和父母沟通情感

《世界上最疼我的那个人去了》,改编自作家张洁的同名小说,这部影片的现实意义,就在于女作家通过自己80多岁的老母亲终离世界前后的经历,揭示了日常生活中的一种现象——忙忙碌碌中我们为父母做过些什么、我们所做的是家长心里所想、所能接受的吗?

通过这部影片,我特别表现的社会问题就是,关于孝顺的体现方式。有些儿女生活的富足让父母不再发愁衣食住行,但却把父母放置一边或者敷衍了事。他们只要让父母认识到,“你的孩子过的还不错,你们放心吧,你们就过好你们自己吧”就够了……但是什么是好呢?有标准吗?仅仅是吃喝不愁的日子吗?问题是,有谁真正能和父母沟通情感呢?微乎其微!更别说听从父母的意见。大多数长大的儿女都认为和父母沟通有障碍,似乎觉得和父母没有必要交流,两代人直到父母真正出现了问题,如病重,才手忙脚乱地守护在他们身边,体现进一步的关心。

这部电影给予我的思考是多方面的,我想通过这部作品,请观众暂时离开自己习以为常的生活轨道,能够认真思考和重新感觉一下他们既熟悉又忽略了的东西,引起人们的警觉和醒悟,让我们懂得:如何对待我们身边的每一个人,认真审视我们是否因为一些并不能真正成为其原因的原因而对他们有了忽视、有了隔阂、甚至让充溢在我们心中的那种爱意悄然流逝。

据了解,深圳的关爱行动倡导的也是这种来自人类自然情感的关爱,一种推己及人的关爱,让爱常驻我们的生活,它不是一种运动式的活动,而是润物无声却更能打动人们心扉的爱。

我想,这种关爱也是我在影片中试图向大家讲述的,这种美学追求也是我以后将努力追求的———为爱做最真诚的表达。

编辑:徐洪惠